基诺族的特懋克节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原没有固定节期,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举庆。

1988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基诺族人民的意愿,将这个节日定为基诺族的年节,于每年2月6日至8日统一举庆。特懋克,是句基诺语,它的本意是“打大铁”。早年的特懋克节,是打铁节,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及使用而举行的节庆。每年腊月间,各个基诺族村寨,自择吉日,宰牛、杀猪隆重庆祝。民间传说,在基诺族还没有使用铁器的时候,有个妇女长期怀胎而不生产。胎儿一直怀了九年零九个月才呱呱坠地。那婴儿一离开母体,便变成一个右手持锤,左手握钳的粗壮汉子,在室子里安炉支砧,着手打铁。从此,基诺族群众使用上了铁刀、铁斧,有了铁质工具。人们为纪念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便于每年农历腊月间过一次称为特懋克的打铁节,使这个节日从古代传到如今。特懋克节虽然是基诺族全民性的节日,但昔日的节日活动都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举庆时间由各寨的长老“卓巴”决定。但过节的程序和活动内容则大同小异。多数村寨都要凑钱买牛,举行一次剽牛活动和给铁匠送竹鼠,在卓巴家跳大鼓舞等集体活动。不举行剽牛活动的村寨,往往在卓巴家宰牛、在达斋家宰猪,共同吃年饭,然后跳大鼓舞。从前过特懋克节,一切活动由卓巴安排。节日来临的那天清晨,卓巴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用力敲击那只供奉在他家里的大鼓,发出节日活动开始的信号。听到大鼓的“咚咚”声,人们急忙换上节日盛装,一齐涌向预先布置好的剽牛场。村民到齐以后,卓巴来到那头即将死于梭标之下的黄牛前,诵念一段传统的剽牛词,开始指挥人们剽牛。一群手握竹标的男子,轮流举标投向被牢牢拴住的黄牛,直到竹标扎入牛体,牛血涌出,人们才收标宰杀黄牛,剥皮分肉。分肉时,要首先割出7份分给寨中的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补、补糯、奶奴等7位称为“七老”的头人。然后再按所凑钱的数目,均分给寨内住户。这天,各家各户还要杀鸡或合伙宰猪。备办丰盛的酒席。中午,各户男性家长要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大鼓前的供桌上摆着铁匠使用的铁锤、铁钳以鸡毛、姜、芋头、鸡冠花、金盖花等物品。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补、补糯、奶奴“七老”依次而坐,卓巴诵念祭词,握锤击鼓,带领人们跳大鼓舞,唱迎新辞旧的歌。傍晚,寨中“七老”相约到寨内各家祝贺,分别与各户吃夜饭。是夜,全寨男女在卓巴家云集,听歌手唱送旧歌、迎新歌。男女青年在卓巴的竹楼附近载歌载舞,尽情娱乐,达旦方休。第二天,寨内群众要将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并簇拥着铁匠和铁匠的徒弟到卓色家举行一次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及其徒弟,要现烧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寓意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然后,人们便开始打秋千、打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文体活动,或串寨访友,相互宴请,欢度节日。1988年州人大常委会将特懋克节定为基诺族的年节以后,节日活动已由乡人民政府统一筹办,统一于公历2月6日至8日举行。

节日来临之日,全乡统一举行庆祝典礼,邀请各级党政领导、各族各界代表与基诺族人民共度佳节。中外游客也远道而来,云集于基诺族山乡,观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剽牛活动,观看基诺族群众表演大鼓舞、踩高跷。来宾与基诺族群众一起演唱歌曲、表演节目、开展丢包、打陀螺活动,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友谊与团结。如今的特懋克节,已成为展示基诺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盛大节日。

显示全文
摩梭人的猪膘肉 古朴的哈尼族服饰 彝族生活习俗 楚雄彝族三道酒 多彩的罗平彝族服饰 花腰歌舞 傣族婚宴习俗 马关壮族版画 独具特色的傣族纹身 纳西古建筑 迪庆民间传统文化 藏族服饰 敬牛习俗 傈僳族刀杆节 佤族习俗 藏族葬俗 纳西族礼仪 威信民族节日庆典 佤族清戏 千年泼水节 无字情书 傈僳族禁忌 傈僳族礼仪 纳西族婚俗 佤族禁忌 千脚落地房 苦扎扎节 傈僳族丧葬 桑略卓散节 佤族木鼓 通海迎春花街 脱鞋习俗 德昂族服饰 彝族食俗 哈尼族习俗 砍牛尾巴 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 李家山青铜文化 昭通穆斯林生活 威信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