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佳庆团圆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据史载,早在周代,中秋期间就有举行“迎寒”和祭“夕月”活动。到唐、宋时,民间才逐渐形成中秋节的风俗。中秋节因适逢“三秋”(孟秋、仲秋、季秋)这半和接近秋分季节,所以,八月十五日晚上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格外圆和明亮。这天晚上,当天高气爽,皓月悬空之时,人们合家欢聚,观赏明月,吟诗唱和,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而那些旅居客地异乡游子,抒发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中秋赏月的民俗,民间有“唐玄宗梦游月宫”的传说。相传唐玄宗年间(713~756),一个中秋节的夜晚,唐玄宗梦中见一道士邀他游月宫。那道士将手杖向空中抛去,瞬间,天上化为一道银桥,唐玄宗飘飘然地来到了“广寒月宫”。在晶莹剔透的仙山琼阁中,嫦娥热情地邀请他进宫,并命宫女端出仙饼请他品尝,让宫女们为他歌舞,还亲自送他出宫。回到人间后,唐玄宗记下仙女的舞曲,整理成美妙动听的《霓裳羽衣曲》,并下旨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还命人仿做他在月宫里吃的仙饼.因仙饼呈圆形状,酷似圆月,所以人们就称它为“月饼”。从此后,每年中秋节之夜,人们祭月、赏月、吃月饼,成为民俗,流传至今。莆仙地区和全国一样,莆仙民间俗称“做秋”,亲友之间例行送礼,叫送秋,是个隆重的互敬礼仪。送秋的礼品,主要是是月饼、特产香芋、板栗、兴化粉、花生油和其也食品。莆仙民间中秋节的晚餐,主食是香芋煲和香芋炒米粉。香芋是莆人的特产,学名槟榔芋。莆仙香芋的上端环绕有此红色的花纹。其纹理质地柔嫩,呈粉红色。将香芋去皮稍蒸切块,再佐以板栗、香菇、猪肉等,然后添加适量的红酒,做成一道美可口的莆仙香芋煲,莆仙民间俗称“空芋”。若将香芋去皮用水煮,再佐以适量的板栗、香菇、猪肉、芹菜、芥蓝菜(红苋菜)等,煮熟后,加花生油(或猪油)和汤水,然后与兴化粉烩炒,便成了一道色味俱佳的莆仙香芋炒米粉了,莆仙民间俗称“芋群米粉炒”。米粉,又称兴化米粉,是驰名海外的莆仙特产。许多出国留学的学子和到外地工作的人员,往往要带一两箱兴化米粉作宵夜之用。因为,米粉只要冲上开水便熟了,加上适量的盐、酱油、花生油(猪油)、味精,拌上小葱等佐料,即成上好的点心。但炒米粉要有一定的技艺,炒的米粉松嫩又不粘黏糊,实属不易,非下一番功夫练习,才能掌握其烹调方法。中秋节的晚上,莆仙乡村都有演莆仙戏和演奏十音八乐的风俗。每当更深月白,笙箫声传,倍添几分诱人的秋意。而人们到涵江白塘泛舟赏月,更是欢度中秋佳节的乐事。白塘位于涵江南面的郊野步域面积积300多亩,是莆田南北二洋面积最广阔的一个水塘,为莆仙地区重要的景点之一。每逢中秋之夜,沿塘各村,都要点灯结彩;莆仙戏、十音八乐、伡鼓等乐声喧天,笙歌遍地。当华灯初上时,来自本市和海内外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塘畔人山人海,笑语声喧;塘中泛舟赏月,吟诗诵赋,猜迷对歌,通宵达旦,热闹非常。20世纪80年代,莆田市政府和民间将中秋节当作重要的节日给予高度重视,市县区常举行各种中秋茶话会,开展海峡两岸人民寻根问祖、思亲恳谈等活动,为祖国早日统一,国家繁荣富强献计献策。

显示全文
冬至搓丸团圆日 清明时节祭祖坟 正月初四做大岁 中元古节七月半 待客殷勤多礼仪 三角埕斋菜今日莆田 南日岛有个“惠女村” 道歉释嫌挂红布 莆田车鼓 一年最重头尾牙 福建妈祖节 对晬择物试志向 送顺风与脱草鞋 婴儿满月仪式多 泉州皮影戏 泉州婚姻礼俗 乳源婚姻习俗 潮南节日习俗 始兴生育旧俗 乳源丧葬习俗 端午佳节连五日 除夕围炉乐守岁 闽南艺棚 漳州丧葬习俗二 漳州工匠习俗 东山关帝信仰 漳州生育习俗 漳州婚嫁习俗二 漳州农耕习俗 漳州回民习俗 漳州下元节 漳州普度 漳州半年圆 漳州浴佛节 漳州重阳节 厦门中秋博饼 厦门红事白事 厦门讳忌 厦门地方语言 沙县肩膀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