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的创造者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最后一抹晚霞在天边消失时,青山和碧水悄然隐匿了白天的倩影,融化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中,直到夜幕为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远道而来的嘉陵江,在夜色中蜿蜒奔流,天地间所有的生灵,仿佛全都汇集在一江清波中,虽安谧文静,却万籁有声。此刻,我身在南充,面对被夜幕笼罩的山水浮想联翩。

天上的星星落在江面上,一片璀璨晶莹。白天的见闻,此时漾动于脑海,恰如眼前这闪动的星光。古往今来,从南充走出来多少智者贤者,司马相如、谯周、陈寿,黄辉、朱德、张澜、罗瑞卿……他们的文字和言行,镌刻在中国的文明史册中,千百年来辉映着这片绮丽的山水。

天上的很多星星,是以地上的人杰命名的。我想起了两个四川人,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夜空中行星的名字。一个是现代作家巴金,另外一个,就是南充人——古代阆中的天文学家落下闳。

落下闳何许人?这个名字,很多人也许不怎么熟悉,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都和他的智慧有关联。落下闳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他曾经站在嘉陵江畔,以他睿智的目光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他在天文学领域中创造和发现,在当时奇峰突起,达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落下闳的“浑天说”,是极富想象力的天文理论,他认为整个天体浑圆如一个巨大的蛋,天如同蛋壳,而地就像蛋黄。天上的日月星辰,每天都绕着南北两极不停地旋转。他的理论,可贵处在于承认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而且这种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他发明制作了浑天仪,用来证明他的“浑天说”。那是一架巨大的天文仪器,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天体观测仪,肉眼能看到的星座,都被精确地标刻在他的仪器上,仪器的转动,能演示出它们在天空运行的轨迹。在落下闳提出“浑天说”之后一千六百年间,世界上一直没有其他理论比他的想象说更为正统,地是中心,宇宙围绕着地球转。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被认为异端邪说,还为此丢了性命。

落下闳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并非“浑天说”,而是他主持制定的《太初历》。西汉之前,中国一直沿用秦以来的轩辕历,这一古老历法并不精确,误差很大,无法准确反映四时交替和天象之变。当时执政的汉武帝决心修法,但京城的专家们并无把握,没有人敢担纲改革旧法,制定一部新历法。汉武帝便昭告天下,征召能人。落下闳从嘉陵江畔风尘仆仆赶到了长安,推荐他来京城的,是司马迁。一个从蜀地边城来的籍籍无名的人,能否担此大任?落下闳并不在意京城达官贵人们怀疑不屑的目光,他经纶满腹,成竹在胸,有备而来,对新的历法,已潜心研究多年。落下闳生活的阆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他用“连分数”的数学原理计算天文数据,精密合理地区分确定了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气。当落下闳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人们顷刻刮目相看。落下闳主持制定新的历法,花了七年时间。新历法颠覆了旧历,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科学方法实行的历法大改革,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精密而完整的历法。汉武帝对落下闳制定的新历法非常满意,为之定名为《太初历》,并改元“太初”,在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庆贺新历法诞生。这《太初历》,就是沿用至今的中国农历。

在阆中,落下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春节老人”,每年过春节时,当地百姓焚香设酒,祭拜这位“春节老人”。为何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在《太初历》诞生之前,中国人的新年并无统一规定,华夏各地的“元旦”,并不在同一天。《太初历》规定岁首为正月初一,这一天,就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两千多年来,春节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年之始,春之初,否极泰来,万象更新。古老的春节,常过常新,是中国人一个永无休止的期待。如今,春节这一天,不仅华夏大地万众同庆,全世界都为中国人的新年点灯笼、放鞭炮、舞龙狮。中国的春节喜气,为全人类带来祥和、快乐和希望。假如在阆中过春节,古城里的百姓人人都会对你说起落下闳,春节,是和他们这位智慧的先祖连在一起的。假如没有落下闳,没有两千多年前《太初历》的制定,也许就不会有今日全球华人共度同庆的春节。

落下闳作为制定《太初历》的功臣,为何没有封官加爵留在京城?史书少有记载,但阆中人知道。落下闳的事迹和成就,在他的家乡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落下闳的志向并非做官,他更感兴趣的是天文。《太初历》诞生后,落下闳辞官返乡,归隐故里。他心里很明白,与其在官场周旋,在朝廷看人脸色,不如回到嘉陵江边,回到山清水秀的家乡,朝观旭日,夜望星空,自由翱翔在属于他自己的浩瀚宇宙之中。

那天,我登上临江的锦屏山,在山上俯瞰嘉陵江对岸的阆中古城,碧水环绕的一大片青黑色屋脊,勾勒出千年古城恢宏的轮廓。这可是落下闳生活过的地方?两千多年的岁月太遥远,古城里恐怕难寻先哲脚印。我想,落下闳的足迹,其实早已铭刻在南充的山水之间,这里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涧,都可能留下他探索的屐痕。锦屏山顶有一座观星楼,从山坡拾级而上,到山顶平台时,我竟和落下闳不期而遇。这位两千多年的智者,默默伫立在观星楼前,迎接上山的每一个人。这是一尊青铜雕塑,是现代人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想象,他站在山顶上,抬头仰望着天空,瘦削的身形,清癯的面容,深邃的目光。他的身边,是青铜浑天仪的模型,四条腾舞的青龙,托起一组大小不等的圆环,环环相叠,演示着天体的运行。千年岁月,仿佛凝固在这青铜的雕塑之中,而宇宙的秘密,又仿佛深涵在落下闳仰望星月的目光里。

月亮从远山背后升起来,柔和的银辉泻在江面上,嘉陵江成了一条流动的月光之河,从我脚下,一直流向遥远的天边。天和地,在月光里融化成一个整体。眼前的奇妙景象,两千多年前的落下闳一定也见过吧,而他抬头望见的星空,和我今日抬头所见,应该是一样的情景。很自然地,想起了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显示全文
多国学者盛赞 萨满原生态 祭祀展演 后塘的传说 九九重阳节 让人怀念的“咔板”敲击声 重阳节各地不同的习俗习惯 全国各地的重阳节 临安健儿弄潮录 重阳节·敬老节·父亲节 重阳节诗篇 甘孜民族音乐春晚走红 赞美所有高原妇女 重阳节传说 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非遗调演闹元宵 传统民俗再现中秋榕城 营造一派浓厚的节日氛围 土族研究百年概观 渐行渐远的福鼎饼花 男人不能拜月 网上祭祀值得提倡 找回老北京的魂儿 "春节老人"落下闳 剩男剩女反感"被逼相亲" 中秋佳节惨变"相亲节" 神秘的祭祀庆典 四川硗碛藏族"上九节"活动大幕开启 蒙古包的真实与想象 一个汉族女子的唐卡世界 农历传统节日之重阳节 苗寨斗马 重阳节起源 各地重阳节 各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杂谈 大院里的重阳节 磐安炼火 四合院的石榴熟了 七夕时节去量桥 抬官桥因此得名 千年古傩引客来 湘西苗族婚俗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