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民俗生育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一 祈 子

祈于始于姻缘的缔结。并贯穿于整个传统的婚礼过程。通启、请期、滚被、安床、装盒、装柜、挎鸡、拜堂、挑红、撒帐、喝交心面、听房、开脸等。都伴有古老的祈子风习。

久婚不育,旧习俗祈子的方式有的朝山进香于泰山、峄山,许愿“拴娃娃”。也有的进香于古柏、古槐、服食松、柏籽祈育。也有的婆婆在除夕煮蛋给儿媳,诱其言生,以为可助身孕。还有的于年五更摸石于户外,暗藏于儿媳铺下,迷信传说这样可生子。

民国年间,民间祈子习俗十分普遍。50年代以后,大部分已自行泯灭。仍有—部分流传于传统婚礼之中。

二 产 俗

催生。预产前几日上午,孕妇的母亲,携带一定数量的鸡蛋、红糖、大米,登门探视,谓之“送催生米”。

分娩。多在家中,铺麦稂于暗间,孕妇卧草而产。收生婆接生,嫂辈助产。分娩时禁风,门窗紧闭。一旦难产。除烧香磕头,凭收生婆的经验救护之外,别无良策。民间有“借死不借生”的旧俗,即使亲生女儿也不能在家中生产。1960年以后,产妇分娩多去医院。旧的习俗基本清除。

报喜。头胎婴儿出生三日,派遣族家晚辈男孩去产妇娘家送平安信,俗称“报喜”。挎箢子。带挂面、红鸡蛋,用红布罩掩。生男,放书本于上,生女,放红花一朵。接喜讯,开赏给送信人,家宴款待。并定下送粥米探望外孙的日期。

送粥米。择吉日而行。小儿的姥娘(外祖母)、妗子、姨娘备车同往。常以米、面、蛋、糖、衣料、首饰、玩具为礼品。中午,主人盛席款待,多邀亲友同席相陪,谓之“喝喜面”。亲友多备礼物相贺,亦谓之“送粥米”。下午,主人遣少年沿街分送红糖茶、红鸡蛋。

坐月子。产后,产妇多拥被坐卧于床榻。禁见风、晾汗,多用方巾勒头。为了滋补、催乳,多食鲜鱼、鲜虾、猪蹄、母鸡,满月之日中午,常炖老母鸡汤给产妇女喝。饮后,蒙被于床,使之汗流浃背俗谓之“发汗”。相传可以增力祛寒、免落腰痛腿痛病。发汗后。产妇方可穿衣下床,出门走动。

三 保 育

哺乳。婴儿新生三日方哺。进乳前,民间常以大黄灌婴儿。初喂饭,尝以羊肉汤喂婴儿,俗谓之“膻肠子”。以为从此之后,婴儿方可尝食百味,而无不适之虑。

叫满月。婴儿满月。姥娘家常备车辆来接,俗称“叫满月”。产妇坐车携婴儿,必执一桃枝,常缀以红壳花生、铜钱。临行,婴儿额上点红。儿日后归来,姥娘抹粉于婴儿鼻梁,还要为小儿缝制一件替换小褂,谓之“褪毛衫”。

贺百日。外孙满百日,姥娘要再次登门探望,必缝制一条裤子为贺礼。进门寒暄后,向里坐于门砧石上,给婴儿穿裤子。使其蹬出藏在裤腿内的馍馍和大葱,馍馍唤狗食之。此俗,部分乡村依然流行。50年代后,城镇居民多携婴儿拍照留念,

挂红子。人们常于桃花盛开之季给幼儿种牛痘。择日进香于庙,祈祷痘疹奶奶保佑。从庙中讨得红、绿纸条各一、挂于门户。

种牛痘,常由几户或几十户合请一南方郎中,用旧法种牛痘,痘愈痂落,亲友常携礼品探视,祝贺幼儿再度“难关”。家长也于农历四月十五或六月初一,设供焚香于庭或进香拜佛于庙,在发纸时将红子一并焚去。俗谓之“交红子”。1949年后,政府免费为儿童普种牛痘,50年代天花便已根绝。民间挂红子的虽已少见,但“看花”风俗仍很普遍。

显示全文
环翠喜庆婚事 青云山上过大年 德州酒风 七月三十放河灯 渔民习俗 青云山民族婚俗节 济宁节庆活动 东营腊八节 临沂生产习俗 微山湖上婚礼 青岛祭海习俗 烟台食鱼习俗 滨州惠民县的胡集书会 临清禁忌习俗 栖霞大鼓书 广鹿岛映山红赏花会 烟台民俗――添喜 高青婚俗 广饶迷信禁忌 冠县服饰 济南古老的药市会 烟台民俗娱乐 济宁祝寿风俗 鼓子秧歌 莱芜节庆活动 水泊梁山观斗羊 乳山人坐席 海米渔民习俗 盛庄套色门笺 德州节庆活动 龙口民俗风情 长子县民俗文化风俗 青云山民间艺术节 武城文化闹春 宁阳礼仪习俗 临淄饮食 扑灰年画 昆嵛山踏青节 临邑婚嫁 济南春节习俗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