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人家的饮食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荆楚大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是“饭稻羹鱼”,肥沃的土地,丰饶的物产,为荆楚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民以食为天”。楚人饮食在屈原的 《楚辞·招魂》和《大招》中便有记载。从屈原记述的楚宫廷食馔,可以看到荆楚饮食习俗的风貌。《楚辞·招魂》所列的菜单大致为:全家欢聚在故乡,把精美的食物品尝。大米、小米。新麦和黄梁。肥牛腱子肉,煨得烂又香。切好的菜和肉,做成吴国式羹汤。做菜五味并用,酸咸甘甜辣,口味多样。炖裙鳖、烤羔羊,调味要用新榨的甘蔗浆。酸味熬大雁,清炖野鸭盛进缸。油煎天鹅肉,煎得酥又黄。卤鸡用火烤,还上一道龟羊汤。味道浓郁、烹调精细,吃了不伤胃和肠。点心用蜜的米面煎成饼糯米和白面扭成环。宴席没有完,冰酒抬上案,吴国善酒酿,白曲如馨香。楚沥清洒味更醇。玉色的是春酒,蜜酒更贵昂。献酒的器具真精美,精雕细漆名羽觞。”这份菜单表明,荆楚烹饪技术之精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楚辞·大招》也记述有一份菜单,菜肴中增加有鸽子、黄鹤、老鸦、鹌鹑、斑鸠等,还有狗、狼、青鱼、河蚌等,以水鲜、飞禽和野味为主。后世酒宴中的荤素搭配、菜点搭配、菜酒搭配与此一脉相承,沿用至今。

以上所述的是楚地的筵席风貌,在平常,楚人的饮食也很有特色,如吃饭,楚人喜欢将精细的粮食相互掺合着做成饭食。又如楚人喜爱饮汤。汤的主要原料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的,传统名菜“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荆楚节日饮食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如立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正月初一,……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汤,下五辛盘”;“正月七日,以七种菜为羹”;夏至节日食粽”;“岁暮家家具肴蔌,以迎新年,相聚酣饮。”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岁时节令不同,荆楚的节日饮食也不相同,许多菜点不仅蕴含着优美的掌故轶闻,而且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楚人在饮食习俗上也有一些避讳禁忌,较为典型的有:在腊月办年货期间,炒黄豆、炒蚕豆、花生及米泡谓“炒腊锅”。炒腊锅有“炒七不炒八”之俗。其意是说炒腊锅不能在腊月二十八日,因“炒”与“吵”、“八”与“发”谐音。如这天炒腊锅就会导致经常“吵嘴”,因不和睦而影响“发财”。又如:楚人除夕的团年饭桌上必有一碗煎鱼。“鱼”谐“余”,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实际上此鱼是一碗“看菜”,可吃“余”有不宽“余(裕)”之嫌。这些习俗一直沿习至今,为人们普遍接受。

显示全文
发歌节劳的田间文艺形式薅草锣鼓 当阳婚嫁习俗 崇阳提琴戏 宜昌土家族风情 郧县民俗风情 浠水的丧葬习俗 中秋节吃新之俗 浠水人的生育习俗 咸阳民间刺绣 东路花鼓戏 阳独特的民俗 武汉民俗节庆活动 湖北孝感保新娘贞操 古铜镜之乡 孝感风俗-生育 陪十弟兄 土家结婚风俗“抢床” 长阳土家风俗割“绊根草” 土家新婚三天无大小 长阳南曲 通山山鼓 当阳关公崇拜习俗 玩 采 莲 船 秭归龙舟竞渡 古朴诙谐的地花鼓 浠水的春节习俗 神农文化 荆州刺绣 房县节庆习俗 中国武汉国际旅游节 菜籽坪城堡 洪湖汉绣 大悟开脸风俗 大悟生育风俗 民间剪纸 土家族婚俗 陪十姊妹 异样的光彩 山江苗家风情 吃团年饭 土家风俗“滴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