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之夜,家家产户耍花灯庆贺佳节,故元宵节又称灯节;旧时,元宵节是个十分热闹的节日,庆贺元宵因此又叫做“闹元宵”。光绪《德庆州志》这样记载:“上元夜,坊社各燃鳌:山企角
人物花草诸灯,幼童柑戏剧为乐,以花筒烟火角胜,箫鼓喧嗔,游人歌唱,童子击小鼓。”
德庆民间过灯节有“请灯”、”上灯”和“落灯”的习俗、。旧时邑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严重,崇尚求子。希望生子者干元宵节前(多在正月十二)到家祠或坊社向祖先和福神敬献纸灯,称为“请灯”,“灯”与“丁”谐音,意即请求添丁;这种灯八角形状,剪纸纤巧,剔镂玲珑,内燃蜡烛,下垂”灯春”,因为献灯必须同时献上茶果,故称为“茶灯”。将敬献茶灯悬挂
在柯堂里或社坛的大树上。所以每年灯节,德庆各姓祠堂或坊社的大树上都挂满丁纸灯。清末本邑举人梁修的风俗诗《荡花灯》写元宵上灯的情景: “元宵四五六,人声喧宝亭。衣吞杂老少,祠堂门不扃。……”
民间习惯生男说”添丁,生女说“添口”,清灯后家中添』的,就要不惜耗资酬谢祖先和福神,并宴请亲朋戚友,庆贺添』之喜。到明年灯节以新灯送回原处,称为“上灯”。元宵节次日(正月十六)还要到家祠和社坛举行“落灯”仪式。落幻时年亲戚以及邻舍都来祝贺,并观看后生仔枪“灯春”,据说谁抢到"灯春”谁就会行好运。主人家则向围观的小童分派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