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山,距市区35公里。因寺内的龙潭和柘树非常有名,所以人们称之为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北京流传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名嘉福寺。唐改建为龙泉寺。金代扩建为大万寿寺。明代皇家几次赐名修建。至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起,又大事重修,清圣主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亲赐寺名“敕建岫云寺”。寺名历代更改不一,独潭柘一名,传久不衰。
潭柘寺依山而建,占地2.5公顷。外围有附属建筑和森林草场,寺内现存殿堂638间。寺院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中路依次有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遗址、毗卢阁等建筑。庭院内古木参天,绿荫覆地。三圣殿前左侧有银杏一株,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种值,已近千年,至今仍枝叶茂密。毗卢阁为二层楼阁,踞寺之最高处,登楼可俯瞰全寺和环山风景。东路为行宫和方丈院,另有流杯亭一座,此处建筑尺度较小,庭院幽静,修竹丛生,泉水淙淙。流杯亭是沿袭汉魏时期“曲水流觞”的遗风。亭内悬挂乾隆题写的“猗亭”横匾,流杯亭在北京共有四处,以潭柘寺和中南海的流水音最为有名。西路为一组寺院殿堂,有楞严坛、戒坛和观音殿等。寺后有观音殿。寺外北有龙潭,南和东南有安乐延寿堂、东观音洞、明王殿。寺前有上、下塔院,寺内有金、元、明、清各代僧人墓塔70余座,都是砖石结构的,以密檐式为主。潭柘寺保持了明代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与规模,较完整地保留了清代皇家行宫。历代僧人墓塔群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