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八字桥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为越国都城,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绍兴最早的桥梁,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句践之时。此后,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至清,代有新建,代有重建。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高超,站在时代的前列。绍兴的古桥营造技艺应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的浮桥和木梁桥,越国时期,因铁质工具的出现,使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运用到古桥营造中,进入了石梁桥的创始时期。至汉代,石拱建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绍兴的桥梁建设中也有应用。秦、汉时期,是绍兴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唐、宋时期,当时绍兴的运河驿路畅通,工商业发达,使桥梁营造技艺不断提高,绍兴石桥的发展也同时进入全盛时期。清代,石桥营造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绍兴石桥一般的建筑程序为:选址桥型设计实地放样打桩砌桥基砌桥墩安置拱圈架砌拱压顶装饰保养落成。它的营造技艺包括各类浮桥、木梁桥、石梁桥、折边拱、半圆形拱、马蹄形拱、椭圆形拱、准悬链线拱等古桥建造技术。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独特,部分石桥(如八字桥、广宁桥等)的营造技艺为国内罕见,桥梁形式多样,形成了极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各个不同时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且石桥的营造技术非常科学,用料质量讲究,布局、选址合理,古石桥一般寿命能长达千年以上。绍兴古桥成为中国古桥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美名“桥乡”。
绍兴石桥不但表现了先进的营造技艺,又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桥本是作为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交通设施而出现于世的,但是一经与人发生了关系便不再只有单一的物质形态和纯粹的实用价值了。绍兴石桥,如一件件大小不同的艺术品,在广袤的稽山鉴水平原供人欣赏,又供人使用。绍兴古桥所特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石桥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新建了许多四通八达的公路,各种现代建筑桥梁层出不穷。由于石桥营造成本高,工艺繁杂,一般建筑公司不愿承建。这使绍兴石桥营造工艺的工匠更是后继乏人,保存绍兴石桥营造技艺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