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宋太祖长拳,古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做“太祖拳”,此拳据传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
太祖拳法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特点为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步法灵活,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长打短靠,爆发力强。其劲力发挥于撑、拦、斩、卡、撩、崩、塞中,“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闪电”。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宋太祖乃一代马上皇帝,一条盘龙棍打下赵氏江山300年,其文治武功之强自不待言。然宋太祖毕竟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而非武术家,是否有此闲心造拳,我们无从考证。但现在的宋太祖拳法,至少在明代之前便已大放异彩了,这确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明代戚继光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又有六步拳、猴拳,各势各异,而实大同小异……”由此可知,在明代戚继光之前,便已有宋太祖长拳流传了。而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冲斗在其《少林棍法阐宗》中说:“古人制艺必立意,吾人资性各有所长,岂可尽废。惟杨家枪、太祖长拳、绵张短打、孙家阳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不传。苟能习练精熟,得其心印,余可敝帚弃之矣。”可见宋太祖长拳在明代时极有声誉。实际上,太祖长拳应源于宋太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登基后成为一代帝王,昔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贵,乃名之为“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空口无凭,这里尚有《少林拳谱》为证。宋初少林寺主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请当时全国18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18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现今所说的少林拳源于达摩十八手纯属后人附会之言。中国武术发展到清代至巅峰,一时间门户丛生。于是一趟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便也分成诸多流派,但其中最为有名的,还要数少林太祖门了。少林太祖门有南北两大流派。南派少林太祖门之太祖拳受到南拳的影响,宗法已略有改变,主要流传于南少林的发源地福建省的泉州、漳州等地。而北派少林太祖门则流传较广,并且保持了太祖长拳的原始风格,主要流传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众所周知,北派嵩山少林分3大家,即江家、孔家、俞家,而俞家少林又分二郎、邦它、罗汉、大圣、金刚、太祖等,其下又分多种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