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满族民间文学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满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民间文学宝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满族民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说唱文学等许多种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特色。

神话传说是满族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的部分,许多原本都是以满语流传,并与萨满祭祀的崇拜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满族神话中的天神阿布凯恩都哩、生育女神佛朵妈妈等,都是自原始社会以来就广为人们所知的宇宙和人类繁衍的主宰之神。在人物、风物、等各类传说中,涉及最多的人,则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老罕王”努尔哈赤。“乌鸦救主”、“义犬救主”等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也说明满族人民对这位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敬爱之深。近些年来,许多满族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已被记录整理出版,使中外有关学者对满族民间文学都重新给予高度评价。

满族的民歌、谚语,许多都带有八旗制和骑射民族的特色。比如“打猎歌”:“风吹号、雷打鼓,松树伴着桦树舞。哈哈带着弓和箭,打猎进山谷------“;又如一首儿歌中的”拉特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角翁。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了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了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再比如谚语中的“父子不同姓、男女一双鞋”,前一句是指满族人不冠姓或用随名姓;后一句是说满族女子不裹脚,穿的鞋类似男子的,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满族民间的说唱文学主要有八角鼓 、子弟书、单弦牌子曲、岔曲等形式,大都形成于清代中期,流传在北京、盛京等满族人口较多的城市中。作品的内容,有许多是反映城市中满族人生活的,其中以子弟书成就最高。这种由八旗子弟创作和演唱的曲艺形式,文词优雅、活泼抒情、故事性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满族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民国以后虽然逐渐衰落,但却转化成京韵大鼓、东北大鼓、二人转等形式,更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并与单弦等曲种一样,吸收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成为深受北方听众喜爱的曲艺种类,体现着满族对中国说唱文学发展的贡献。

显示全文
吉林的风俗禁忌 立春的民俗 冬吃冻食品 满族民族工艺 天池与七仙女 赫哲族的生食习俗 伊春鄂伦春族 佳木斯民风民俗介绍 赫哲族独特的鱼服 鸡西民俗风情介绍 朝鲜族民俗风情 鄂伦春族服饰 鄂伦春的“赞达仁” 松花江的传说 乌日贡节 阴历大年初十讲述“石头节”的传说 哈萨克族纳吾鲁孜节 “最浪漫的婚礼”有奖投票活动 端午节的来历及放假安排 景颇族的节日习俗 朝鲜族传统节日 朝鲜族风俗 沈阳市民俗风情 沈阳民风民俗指南 金猪变猪头山 铁岭民族 满族概况和旅游禁忌 满婚中男方礼仪食俗 丹东民风民俗 满族用石镇宅的习俗 独特的辽宁婚俗 广粮堆与谎粮堆 独特的满族婚俗 满族风情游戏篇 台湾打猎祭 台湾河川祭 台湾神明祭祀 台湾束腹风俗 台湾穿耳风俗 台湾拔毛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