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与娘惹文化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为寻访郑和下西洋的足迹,我曾来到马六甲。这里是郑和船队当年登岛的地点,如今生活着当年船员们的后代——巴巴娘惹。

在马六甲的老城区,有一条马六甲河,是郑和船队靠岸的地方。沿河街道上至今还矗立着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隍庙,庙内供奉着关公、观音和妈祖。据史料记载,15世纪初,一些原籍福建或广东的明朝商人来到马六甲的前身——满剌加王国及邻近地区,其中也包括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些船员。他们与当地马来人通婚生下子女,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统称为“巴巴娘惹”。巴巴娘惹构成了马来半岛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体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在马六甲一家小饭店歇脚时发现,那饭店的小院酷似中国南方小镇的农家院落。听说我来自中国,女店主格外热情,帮我们点“娘惹菜”。“娘惹菜”是马来西亚的传统美食,调料糅合了南洋特有的南姜、椰浆、辣椒、芥末等香料和草药,口味偏辣、甜。店主特别推荐了一道名叫“娘惹糕”的菱形小点心,红、黄、白、绿等颜色相间,咬上一口,米粉的清香和椰子汁的清凉令人精神一振。据店主介绍,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做“娘惹糕”的手艺是给新媳妇打分的一条重要标准,这是待嫁娘惹的必修课。

身处马六甲,时时能感受到城市浸透着历史,娘惹文化似曾相识又恍若隔世。色彩鲜艳的庙门、精雕细刻的黑木家具、长方形的木窗、华丽花纹的墙砖等,都散发着浓浓的中华才情和文明遗风。巴巴娘惹世代生活在马来半岛,他们继承了中国人勤劳的天性,一代代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融入了马来文化。不论是语言、饮食、服饰还是婚嫁仪式,都表现出两种文化的融合。比如,“娘惹菜”以中国的烹饪手法,加上南洋特有的食材和香料,别具风味;娘惹服饰既有中国传统的大红和粉红,也有马来人喜爱的绿色;他们所讲的语言则混合了福建话和马来语。

在那个“大航海时代”,当别国派出的强大舰队带去征服和掠夺的时候,郑和带去的是和平与友好。早期华人移民与马来原住民的通婚给两个族群带来了自然的交往。前者的主动融入与后者的坦然接纳,造就了两种文化的水乳交融。

马六甲河静静流淌,流淌着厚重而辉煌的历史,也承接着世代巴巴娘惹们的诉说。

显示全文
壮族“七月香”戏水节 蒙古族青年娶亲的全过程 壮乡三月三花街 客家女出嫁坐“摸栏”的风俗 中秋偷菜不算偷 奇特的摸秋习俗 充满神秘感的景颇族竹筒取火 延安的窑洞 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毛古斯文化节 藏历新年年货五颜六色 景颇族的“万人之舞” 达斡尔人的"剪春"风俗 去"长寿之乡"文登悟"寿道" 三月三花炮节 侗族健儿抢花炮 华锐藏族特色婚俗后继乏人 需要加大传承力度 最早压岁钱出现在汉代 本来是避邪物 元宵节的灯是本百科全书 户撒宝刀“打天下” 令人神往的藏族风情 中缅怒族与傈僳族的分化与交融 草原人家的除夕夜 连山壮瑶"炸火狮" 侗家山寨传天籁 去苗寨看斗牛 三月三小牯藏节 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太行山千年民间舞蹈霸王鞭 蒙古族人如何挑选猎狗 蒙古族女孩走向独立的开端 蒙古族日常生活八忌 铜鼓之乡访铜鼓 蒙古族的春节 迷人的鄂尔多斯婚礼 湛江乡村"关公磨刀节" 巴蜀文化的奇葩 蒙古族古老的占卜风俗 蒙古族人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