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俗文化的变迁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满族的婚俗文化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也称之为隐形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和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满族传统的制度文化随着“五化”社会的发展,与以往的满族传统社会不同,而满族传统婚姻观念也随之有了变化。

满族自皇太极当政之日起,就严禁家族内婚,严禁童婚,但通婚范围仅限于满与满蒙等族之间,禁止与汉族通婚。顺治时期开始允许满汉通婚,此后满族通婚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基本没有太多限制。在今天,满族对于通婚对象的选择也更为自主,也是主张恋爱婚姻自由的。在我们调查的189份有效问卷中,对于配偶民族问题得到了有效答案是183份,其中配偶为满族的有110人,其他民族为73人,而对于“对于您的配偶民族的选择,家人的态度”这个问题,受到的有效回答是72份,其中选择非常支持的是5人,选择支持的是19人,选择不支持的仅有1人,而其余47名调查对象均选择的是不支持不反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成分已经不再是满族择偶的主要标准,很多满族人都认为,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只有自由的通婚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满族自身的发展。

满族传统的婚礼仪式同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信仰崇拜和生存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仪式的程序很繁琐细密,包括迎亲、送亲、插车、抱轿、拜北斗、跨火盆、接盖头、看新娘子、搭帐篷、坐帐、拜席、喝交杯酒、吃子孙勃勃等。这些仪式不仅繁琐,而且耗资也不少,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的,也只能办一部分仪式,而不能全部办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满族的婚礼仪式也简化了许多,除了基本的仪式如相亲、定日子、典礼等形式之外,其他仪式已近很少见了。在我们调研的地方几乎很少见到传统婚礼,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办,觉得太“老气”。满族村寨的老人说自己结婚时,尚有骑马上轿,带铜镜跨火盆这样的形式,新人会到祖坟转一圈。但是到了现在,这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婚姻观念的转变和婚礼仪式的简化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文化的变迁就是会将旧的、不适合新时代文化体系的部分淘汰掉,换之以新的内容。只有体现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继承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

显示全文
白族的建筑艺术 汉族的团年饭 神秘的萨满 神秘的“跳大神” “追溯”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仓颉造字与民间惜字习俗 从楠木桥牌坊窥探中国古牌坊的文化悖论 三花酒的民间传说 贴福字的由来 走近禅宗祖庭 斯琴掛萨满及其弟子的出马仪式 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总佛寺大雄宝殿落成 禅者乔布斯 渔业民俗 农业民俗 牧业民俗 养殖民俗 手工业民俗 服务业民俗 秦淮灯会 高椅古村 最早的船形酒器 维吾尔族的婚姻习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简述 中国古代黄酒的酿造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 中国古代蒸馏酒的酿造 中国少数民族浪漫情事大观 明代的服饰 中国古代药酒和滋补酒的酿造 恒山悬空寺 民国的服饰 周朝的礼乐制度 土族纳顿节 茶与婚俗 苗族婚俗 开封犹太人对儒家文化的认同 老南京的婚俗 苗族的姊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