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扎灯笼后继乏人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中新社广州9月2日电 题:羊城“竖中秋”尚在 彩扎灯笼后继乏人

作者 廖丽丽

中秋节临近,羊城已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中秋味”。除了广式月饼热卖外,代表富贵的宫灯、代表顺利的莲藕灯、代表送子的莲花灯等各式彩扎灯笼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羊城的大小街头。

旧时的广州,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笼。到了中秋夜,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挂到房屋的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以此庆贺中秋,羊城人也叫“竖中秋”。

如今,会做纯手工彩扎灯笼的民间艺人已经越来越少。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广州,由于手扎灯笼工艺繁琐,价格昂贵,购买的人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价格低廉的机制灯笼,而彩扎灯笼这一传统手艺也在逐渐消失中。

年过六旬的陆燕红是广州为数不多、长年做彩扎灯笼的老手工艺人,她师从已故艺术家关根。关家的“柏记”醒狮扎作店,一度在广州甚至海外都颇有名气,2004年关根去世后,“柏记”醒狮扎作店就传给了陆燕红。

陆燕红告诉记者,传统灯笼属于彩扎工艺的一种,从开始到成型要经过7个程序:削竹篾、开尺寸、扎竹架、蒙纱纸、画图案、喷颜色到扫金油,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兔灯的耳尾等都要用真正的兔毛装饰,不仅是画图案要下功夫,扎竹架、蒙纱纸都很费心思。”陆燕红说,从一条竹篾到一个灯笼,往往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做成。

记者在陆燕红的小作坊看到,彩扎灯笼有莲花灯、瓜果灯、宫灯、鲤鱼灯等十多种,这些灯笼小的约40元人民币左右,最贵的要200元左右,而购买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街坊邻居。

陆燕红对灯笼的灯语如数家珍:莲花灯代表“送子”,旧时如果生了儿子,要买莲花灯挂在祠堂。而金灿灿的莲藕灯节节相通,灯语是“财通运通路路通”。有些未婚男女也会买,因为它另一个灯语是“连得佳偶”。做生意的人则喜欢买个公鸡灯回家,提醒自己“闻鸡起舞”……

“这些灯语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很少有年轻人懂。”陆燕红告诉记者,彩扎灯笼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她非常希望有人来学习这门手工艺,但繁琐的工艺、微薄的收入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她现在尚未找到新的传人。

显示全文
民间曲艺大家谈 德胜门内胡同游 每一个胡同都藏着一段陈年往事 国内外学者汇聚长春 探讨萨满文化保护与传承 面人师傅能捏400多种花样 兔儿爷怎样落户老北京 用于贬损他人成独特功效 台湾"响仁和"弘扬中华鼓文化 传统技艺在此传承 老北京传下来的“女国音” 水浒人物身高知多少 天棚天沟外卷帘 一道被忽视的老北京四合院风景 长调不是劝酒歌 文化部评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南京绿色的诗行 老北京为何东富西贵 "客家祖地"出了建筑之乡 才溪小镇书写新传奇 象征鬼月结束 “暮鼓晨钟”老北京的象征 找回老北京的魂儿 网上祭祀值得提倡 男人不能拜月 渐行渐远的福鼎饼花 土族研究百年概观 营造一派浓厚的节日氛围 传统民俗再现中秋榕城 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非遗调演闹元宵 重阳节传说 赞美所有高原妇女 甘孜民族音乐春晚走红 重阳节诗篇 重阳节·敬老节·父亲节 临安健儿弄潮录 全国各地的重阳节 重阳节各地不同的习俗习惯 让人怀念的“咔板”敲击声 九九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