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地区饮食特色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把盛装穿在自己身上,把佳肴留给尊贵的客人”是日喀则人饮食观的最好写照。这里民风淳朴,这里酥油飘香,这里的青稞美酒醇正香甜。当您来到这里,热情好客的日喀则人会为你奉上香浓的酥油茶,为你斟上醇香的青稞酒,你会品尝到手抓牛羊肉的美味,让您充分领略日喀则饮食文化的精髓。

由于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风速大、日照充足,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酷的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日喀则独特的膳食习惯。所以这里的饮食主要以糌粑、酥油、牛羊肉、奶制品、奶茶、青稞酒等为主。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米麦,它炒熟后磨成面,加酥油茶拌和并捏成砣即可食用,被称为糌粑,是过去日喀则当地人的主食;也有将青稞酒与青稞面掺合食用者。青稞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从有关资料对比来看,藏族群众的主食糌粑,营养价值不低于其它谷类的营养,有的营养素还高于其它谷类食物。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群众的传统食品,而且是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

广大农牧区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这主要是由于牛羊肉热量很高,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更为有趣的是包括日喀则在内的牧区群众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风干的牛羊肉,若在这些人家做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也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到这样地道且风味独特的风干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既能去除水分,又可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道很是鲜美。

牛羊奶也是日喀则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藏医学认为牛羊鲜奶在消化过程中属苦味、含油脂,它能使人活力增强,面色红润,皮肤富有光泽,增加粘液,治疗胆汁及气类疾病。特别是牛奶是一种活力素,它兴奋人的脑力,可消除疲劳,治疗眩晕、中毒、咳嗽、过度口渴、饥饿等。为延长牛羊奶等的食用期限,人们对牛羊奶进行加工,制成许多奶制品,最普遍的是酸奶和奶渣两种。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称"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而成的;另一种是用没有提取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奶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蒸发水分后剩下的产物。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称"比玛"。奶皮就像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这些都是居家或外出的重要食品。

风味独特的藏餐,其内容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鸡鸭鱼肉、冷拼热炒,而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让人们得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日喀则藏餐乃至日喀则饮食文化的别样魅力。

藏餐的历史同样悠久,制作藏餐的大部分原料是藏区自产的,花色多样,品种丰富,味道各异。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摆席方式同样有很多讲究,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采用诸如盘中敬餐、手递敬餐、餐巾敬餐、自助餐等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在家庭和集体的庆宴上,主要分为汉式餐,摆热菜、冷菜、汤、主食及零食。

藏餐内容分主食、菜肴、汤三大类。其主要佐料除甜食外,盐是最基本的调味品,此外,还有姜、咖喱、花椒、香菜、藏茴香、胡椒、芫荽、大蒜、葱、野蒜、沙贝母、辣椒等。这些佐料用法各异,对不同的食物烹任有不同的佐料要求。藏式宴席对调味以及一天内的配菜都很有讲究,而且对饮食卫生的要求也很严格。

显示全文
工布新年 工布地区民族文化 西藏山南门巴族民俗风情 湘巴藏戏 昌都地区饮食特色 昌都萨列节 苯日神山拜鹰节 西巴斗熊节 巴尔曲德松珠节 萨嘎达瓦节 藏佛教的渊源 西藏那曲 朗县望果节 西藏的舞蹈文化 那曲风俗介绍 阿里节庆活动 昌都当地禁忌 母亲怀抱中的碧玉湖 西行格萨尔故里 米林民族建筑 独有的马上摔跤 大昭寺仙女节 珠峰文化旅游节 扎什伦布寺夏季法会 纳木错转湖节 昌都地区重大节庆介绍 奇特的珞巴族树葬 传昭大法会 林芝地区过年 娘古拉苏节 西藏藏戏 拉萨萨噶达娃节 藏族酒文化酒歌酒俗 萨噶达瓦节 奇特的珞巴族风俗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安徽荤年素年 滁州民间民俗文化 宣城集居与散居 歙县风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