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灯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铜梁龙灯始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其发展经过了火龙、正龙、 肉龙三个阶段。早期的火龙用绳索、竹篓连接头尾,舞龙时龙身施放烟火,气氛热烈,场面活跃。但火龙有躯无肉,龙形象欠佳。中期的正龙头大颈长,以篓作节,节内点灯以代烟火,舞玩时龙首高昂,灯火蜿蜒,景象十分壮观。但龙体态不全,身躯仍少真实感。最后形成的肉龙,以彩绘纸粘糊龙身,龙体完整,有骨有“肉”。舞玩时头尾摆动灵活,躯体伸缩自如,内部盏盏灯火映照出金甲赤脊的龙身,熠熠生辉,美观动人。由于肉龙体态长大,舞玩时形如蠕动,故又称“蠕龙”。近几十年来,铜梁龙又在传统肉龙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集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于龙一身,且将传统闭口龙改制为张口龙,龙口内加做龙舌与口宝。新创的铜梁龙英姿勃发,神威贲张,大有吞云吐雾、气夺天地之概。

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活”是说舞龙操作中引入机械原理,研制出手摇、发条、电动等各种方式,使龙腾跃翻卷更加灵动潇洒,活灵活现。近年铜梁又开发出千姿百态的玩具型、装饰型小蠕龙,铜梁龙正进入人们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建国35周年庆祝时,九条铜梁龙盘旋翻飞于天安门广场,曾引起国内外观者的啧啧惊叹。1988年中国北京首届国际旅游年龙舞大赛中,铜梁龙一举夺得金杯。现在铜梁龙已超越国界,飞向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

显示全文
重庆祭神节庆活 土家族“竹玲球” 重庆民俗土家婚嫁 重庆民风风俗 重庆民俗川剧 丰都庙会的缘由 吉林市朝鲜族风俗 朝鲜族简介 长白山国际旅游节 镇赉县那达慕 满族风俗 蒙古民族的节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禁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家庭节日 延边服饰习俗 延边寒食节习俗 延边端午节吃打糕 长春电影节 四平娱乐活动 吉林市满族风情 重庆黔江地区摆手舞 重庆风俗 重庆土家族的过年和赶年习俗 重庆南川金佛山区婚育异俗 重庆开县初九登山节 重庆黔江婚恋习俗 重庆酉阳民族服饰介绍 重庆方言隐语 重庆巴南少女裸浴风俗 重庆酉阳将举办“中国土家摆手舞欢乐文化节” 重庆孩子的养育习俗 重庆节日风俗介绍 重庆生育习俗 重庆土家摆手舞 土家人吊脚楼 重庆的土家风情 丰都人的禁忌 鬼城生产习俗 鬼城丧葬习俗 重庆小吃糖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