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显示全文
重阳赏菊 中秋节各地谚语 春节风俗谷日 春节习俗洗浴 八月各地节日 苏州习俗 端午节别称集 清明插柳戴柳 春节习俗小除夕 元宵节四大开运习俗 七夕吃巧食 冬至有关诗词 从冬至看来年天时 腊八风俗 除夕守岁诗 春节习俗接玉皇 孔雀公主的传说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筹备就绪 鸡怎么会是五德之禽 为何是十二生肖 壮族岩葬 壮姑夏装 三月三和歌圩 踩高跷踢足球 壮族婚俗 壮族的歌 出嫁时大骂媒人 马蹄寺观光旅游节 张掖婚俗 揭阳风俗民情 阳江山歌节 珠海的丧葬礼俗 珠海生老礼俗 佛山禁忌俗 水上醒狮 汕尾风俗民情 广州迎春花市 惠女的奇特服饰 派吃演出的风俗 请回门和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