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岁时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正 月

顺星:正月初八黄昏后,以纸蘸油,燃灯108盏,烧香祭祀,叫顺星。 天诞:正月初九为天帝诞辰。禁屠宰。大高玄殿设皇坛,各道观设醮。 散花灯:十三日,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门都燃灯,除不祥。 上元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除了上节述说之外,还有妇女们"走桥摸钉"。凡有桥处,头人拿香开路,后边结伴而过。叫"度厄",也叫"丢百病"。"摸钉"是到正阳门的门扇上摸门钉,能生子。

二 月

年后兴尽,各业恢复正常。东直门外鸡鸭房人工孵化小雏儿,本月下旬大街上始售。 初一:原为中和节。大街上卖太阳糕祭太阳神。左安门内太阳宫热闹一天。 龙抬头:即二月初二。这天吃饼叫龙鳞饼,吃面叫龙须面。妇女停针钱,恐伤龙眼。农民把灶灰从门外洒进厨,绕缸一周,叫"引龙回"。私塾开学,叫"占鳌头"。 花诞:二月十二。传说花王生日。文人雅士,留连赏花,以牧丹为主。 道诞:二月十五,是太上玄元皇帝诞辰,禁杀生。各道院设醮。 观音诞:二月十九日,观音大士生日。各观音庵、大悲坛、紫竹林等庙大诵经卷。

三 月

天气渐暖,春意盎然。郊外春游。 清明:全家备祭品扫墓,带着风筝,祭毕墓前游玩。儿童戴柳条圈。戴柳之俗始自唐代,唐高宗三月三日在渭阳祓禊赐柳圈一个说戴了可免虿毒。祭祀后用柳条穿剩下的蒸食。立夏时用油煎了给小儿吃,说不怵夏。 庙会:初三蟠桃宫,十五东岳庙,而潭柘寺从初一开庙半月。

四 月

日丽风轻,适于春游。郊外庙会多。 庙会:西直门外万寿寺、兰靛厂的西顶娘娘庙、妙峰山、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北顶皆有庙会。 结缘:舍缘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叫浴佛日。人们在街上施茶,并煮豆加盐给路人吃,叫普结良缘。这天去法源寺游玩。 药王诞:二十八日是药王的生日。京城四座药王庙都有庙会。

五 月

天气渐热,极易生病,北京人叫"恶五月",因此本月禁忌很多。如禁晒床、修缮房屋;初一,端五,不汲泉水、不搬家、不糊窗、不剃头。 夏至:是国家大典。民间吃过水面。 五月谚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初一至端五,用雄黄酒涂小儿脸,避毒物。 端五节:街上卖用黄纸盖印的天师符,也有画钟馗或五毒符咒之类。买回去贴在中门上,可避祟恶。当日用菖蒲和艾子插在门边,避毒恶,是"蒲龙艾虎"、"艾虎蒲剑"之意。妇女们用丝线罗制成小虎、粽子、葫芦、樱桃、桑椹等,用彩线穿好戴好在身上,儿童挂在胸前或背后,叫"长命缕"。用彩纸剪成葫芦倒贴在门上,叫"泄毒气"。过午扔掉。嫁出之女,今日回娘家,故亦叫"女儿节"。节日食品:粽子。 粽子的起源:按《续齐谐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楚人哀之,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以粽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 磨刀雨:据说五月十三日是关公过江会东吴之期。这天有雨叫磨刀雨。 分龙兵:五月二十三是分龙兵日。此后雷雨无常,传说神龙此后分区负责。

显示全文
天津民风三变 打囤与填仓 天津为何又叫算盘城 六月初六姑姑节 历史悠久的河北梆子 河北传统节日介绍 鸡冠山下金鸡叫 满族的祭索拨杆子 邢台旱船和太平车 邢台龙灯和狮子舞 西河大鼓 六月六走麦罢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晋商社火节 山西境内民间祭灶节 山西的春节风俗 山西除夕风俗 朔州民俗骡驮轿 平遥古城文化节 自古恒山佳话多 北京庙会 北京市市级保护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大门介绍 奇特的食物求爱 关于七夕的传说和习俗 北平婚俗大赏 倒贴“福”字的民间传说 除夕的传说和民间风俗 重阳节祝女朋友快乐的短信 花信风和花朝节 春联的前生今世 台湾民间年俗 端午节的生命在于其文化内涵 清明节祭祀扫墓渊源 漫话中国春节 谈谈几个已经消失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漫谈 灯谜趣谈 圣诞饮食习俗 月饼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