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的婚恋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中国的俄罗斯族对婚烟问题十分重视。男女青年往往互相认识,有过较多的接触,或者经过一个时期恋爱,然后由男方的家长出面,在面包上放一撮盐,请媒人送到女方家去求婚,如果姑娘不接面包,就是表示拒绝;如果姑娘接过面包,并且亲手将它切开,就是表示同意。一旦姑娘答应婚事以后,双方的家长就要共同商定婚期,忙于准备嫁娶。迎亲之日,男家将马车、雪撬、拖拉机或汽车用红绸彩带装饰一新,载着新郎和亲友,拉着手风琴,纵情歌唱,热热闹闹地来到女家。女家按照传统习惯,将新郎和亲友拒之门外。新郎必须向女家亲友散发红包(见面礼),才得进门。然后双方亲友边歌边舞,迎新郎新娘入座,略进茶点,即送新郎新娘上路。解放前和解放初,新郎新娘还要到教堂里去举行证婚仪式,亲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桂冠,与新郎一起,站在圣像前,由牧师向新郎新娘询问他们的结婚是否出于自愿,能否永远忠诚地相爱。当新郎和新娘都作出肯定的答复后,双方即交换表示爱情的信物(戒指),牧师进行祈祷,新婚夫妇向神像行礼,证婚仪式即告结束。近二三十年来,宗教观念虽日渐淡薄,但在教堂中证婚的仪式有时还在举行。证婚仪式结束后,迎亲队伍簇拥着新郎新娘,来到男家,举行简单的婚礼,即开始宴请亲友,然后举行舞会。晚上则按汉族的习惯,总要闹一闹新房。

由于婚烟双方的家长受东正教的影响较深(东正教是禁止离婚的)对子女的亲事要求严肃;又由于新郎新娘在婚前互相有所了解,感情基础较好,组成的家庭都比较美满和稳固。很少有离异的现象。

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男女青年一向是自由恋爱成婚,有 正娶 、 窃娶 之说。

正娶 ,是男女青年通过舞场或其他交际场合结识后,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双方情投意合,愿结终身伴侣,再各自正式告诉父母,父母一般均尊重子女们的意见,而后男方择期迎娶。信奉东正教的,还要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 正娶 婚礼仪式很讲究,到教堂去时必 须是男女携手而入。新郎穿西装,新娘头戴花冠,身着白色礼服,面向圣像站立,各将一枚戒指放在桌上。主礼牧师询明男女双方确愿结为夫妻后,诵念经文,宣布婚事是 上帝配合,人不可分开 ,然后握住新郎的手,新郎握住新娘的手,绕桌三周,交换戒指,礼毕合卺。50年代末,东正教堂关闭前,俄罗斯族婚礼均采取此种形式。 70年代以后,俄罗斯族男青年若娶外村姑娘,在清晨领上娶亲队伍(冬乘雪橇,夏坐马车或汽车),一路奏乐,热闹非凡。到新娘家,新郎先拜见岳父岳母,送上礼酒,吃顿丰盛的饭菜,恭听老人的一番嘱咐,而后娶亲队伍拉上新娘、伴娘及送亲人、简单的嫁妆返程。到男方家,长桌早已摆上酒菜,亲朋好友向新郎新娘祝贺,老人亦表示祝福。新郎新娘交换戒指后,宾主便在一起开怀畅饮。席间,当有人提议干杯时,来宾中总有人装作沾唇后难以喝下的姿态,并连连叫喊 苦哇! 随即也有人叫 苦 不迭,这时新郎新娘便相偎热吻一番,来宾们才高高兴兴地一饮而尽。此谓 来宾举杯连连叫苦,实为祝福新人甜蜜 。在举杯豪饮,人们酒兴方浓时,乡土歌手和乐师们自发地纷纷当场献艺助兴,把婚宴推向高潮。而后撤去菜肴,摆上精美可口的自制面包、糕点。酒足饭饱,宾主翩翩起舞,尽欢而散。

窃娶 ,是俄罗斯人较古老的婚俗。即男女双方经过热恋订下终身,之后男女自定婚期(实际男方家庭知道,且有准备),不通知女方家长,婚时是男方偷偷驾车或骑马 偷娶 。 娶期多在冬天,男到女方家把新娘偷偷抱到车上或雪橇上,风驰电掣般地快速而归。女方家长 发觉 ,便组织亲朋虚张声势地 追赶 一程了事。此种迎娶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已不多见,50年代后基本消失。 俄罗斯族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讲究门当户对,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礼仪式隆重、繁琐。婚礼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为他们念祷文、唱赞美诗,互换结婚戒指。然后接回新郎家,举宴庆贺。现在中国的俄罗斯族婚礼形式多样化了,并且朝着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发展。

显示全文
水族婚庆的习俗 多米尼加上班着装习俗 朝鲜族的婚礼习俗 布隆迪习俗 洪都拉斯的习俗礼仪 多米尼加习俗 中非丧葬习俗 巴拉圭商务习俗 莱索托婚姻习俗 多米尼克国丧葬习俗 马绍尔群岛习俗礼仪 梵蒂冈宗教习俗 加蓬婚姻习俗 吉布提好客习俗 西藏丧葬习俗之火葬 彝族的丧葬习俗 各地中秋吃的习俗 巴厘岛的特色节日习俗 西藏其他丧葬习俗 泼水迎亲的普米族婚庆习俗 玻利维亚的习俗礼仪 西藏丧葬习俗之塔葬 保安族的婚嫁及婚恋习俗 哥斯达黎加的习俗礼仪 日本人的礼仪与习俗 牡丹江的特色节日及习俗 汉族婚礼习俗 加拿大人的风情和习俗 西藏丧葬习俗之天葬 独龙族婚庆习俗 西藏丧葬习俗之水葬 内蒙古草原旅游必知的习俗 中东旅游禁忌有哪些英国旅游的习俗有哪些 高山族的生活习俗 安徽恋爱婚嫁习俗 鄂温克民族习俗 鄂伦春族生活习俗 回族的婚姻习俗 满族丧葬习俗 黎族习俗与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