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老南京人要吃重阳糕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12年10月23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过去,重阳节的风俗很多,但最大众化的要算是吃重阳糕、插重阳旗了。如今,重阳糕已经很难见到,重阳旗的故事也鲜为人知了……

公大祥的重阳糕最有名

过去,到了重阳节,南京人必吃重阳糕,这个习俗和登高相关,糕与高同音。重阳与“高”的关系的说法多种多样: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中说:“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吃糕之意。”这里的糕是对儿女的良好祝福。清人《岁华忆语》中则说:“是日人家,以糕饵供祖”。这里的糕是与祭祀祖先有关。

过去,城南升州路上的食品店“公大祥”生产的重阳糕最出名,看上去就特有食欲。南京谚语云:“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标示着夏日已然远去。

重阳糕上要插一面重阳旗。重阳旗的制作很有讲究,一般剪成近似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红绿纸,切出牙边,旗面刻出水浪云丝等各色花样,中央粘一圆形金纸片,以竹篾制作旗杆。一块糕上插一杆小旗,一板几十块重阳糕插上几十面小旗,招人眼目。小孩最喜欢,上街必缠着大人买,吃了糕,还留下一面小旗在手上玩。

当年,南京城南的纸店和香烛店也有做好的重阳旗卖,大小不等。小的是细竹竿上端贴着纸套,纸套上贴着六面小旗连缀成的大三角形,每边三个小旗;也有每边五面、七面小旗的,最正宗的是每边九面小旗,共四十五个小旗糊成,每边九个象征九九重阳。这些旗子中间镶一个令字,人家买回常常插在门楣。

据《金陵岁时记》说,此风起自唐代,重阳旗本来是皇家令旗。旧时,南京新婚第一年的女子娘家要送“重阳盒”,盒内盛的是秋令鲜果,盒上插一面大重阳旗。老人回忆,民国初年“蒋驴子”(指晚清南京富商蒋寿山,至今城南三条营还有他家的豪华宅第)家每年送重阳盒的场面最为排场,除了送时鲜水果之外,还有秋冬两季女儿女婿的服饰。挑担的家童、引路的女佣要走半条街,成为一次小小的出会。

重阳糕的做法有讲究

笔者的记忆中,重阳糕平时没有卖,只有重阳节才能吃到。儿时,我们家住在水西门附近,在止马营巷口就有一家姓白的老夫妻,在重阳节前一天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忙着淘米、舂米粉。重阳节一早,老两口的门前可热闹了,大人、小孩纷纷前来购买老两口精心制做的“重阳糕”。

提起这卖重阳糕的老两口,附近老南京人人皆知,手艺精堪,货真价实。他们的重阳糕是用大米粉和少许糯米粉按二八配比调制做成的。做重阳糕很讲究,就像做豆腐一样,要使用一个四方形长约8O厘米左右,高约6厘米左右的木板条框子,框底是用毛竹片间隔一厘米左右钉起来的,然后在竹片上面放上纱布,纱布铺平后,再放上一个小木条钉成的约8厘米x8厘米的小方块木格子,每排大约8个,这样,每次可蒸熟64块重阳糕。

做糕时,先放一半米粉在各个小方格内,然后放糖和腌制过的甜桂花,接着再把米粉放满各个小方木格子,米粉放满后,用竹片一擀,把木格上面的多余米粉擀平,最后各个木格上面再撒点红绿丝,接着就搬到蒸锅上去蒸了,大约一刻钟左右,重阳糕蒸熟就做成了。

此时就见老两口把锅上木框架子抬下来,往准备好的地方一放,取走木框木格子,然后插上各色小三角旗子,就开始向群众出售了。10年前,笔者拍了一张照片,瞧,图片中的这位家住东止马营附近的年过八旬的老奶奶,重阳节一早就买回重阳糕的情景。

显示全文
娃儿要玩重阳旗 古时重阳节6大习俗 重阳节源于祭祀大火仪式 永州周敦颐世孙旧宅 探秘手工复原的明清古村落 妈祖传说之生平 湄洲祖庙祭典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将举办“中元节祭祖大典” 东南亚美食节 村民挖土垫宅基挖出个宋代古钱窖 藏800斤古钱币 北京牛街清真寺举行开斋节礼拜 杭州西湖清代著名景点 集贤亭被大风刮倒 倾斜2.3米经历3次地震不倒 漳州抗日英雄简大狮蒙难处 成废品收购站 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开幕 中元节持续推广"广场公祭" 惠州拟重现缚娄古国 重现蜀道风貌 恢复黄葛古道 “穿小鞋”源自古代婚嫁 揭开惠安紫山镇唐朝古墓神秘面纱 中国西藏文化周在波兰华沙开幕 感恩节的由来及祝福短信 漳州南靖现明代摩天轮 77岁传承人生意惨淡 墓主或为汉代将军 陕西凤翔古墓首次发现铁铠甲 北京怀柔发现古崖居 “陈三五娘”新发现 “皇明钦赐祭葬”石刻 德化正式获评“千年古县” 清代大庄园隐身长乐村庄 珍贵文物陆续“回家” 南普陀藏经阁重建竣工 同安东山古庙百头生猪“谢天地”民俗 踩街展惠女风情 惠安小岞境主公786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