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在春节前代表什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在春节前代表什么

立春在春节前为“无春年”,一年中如果有两个立春,则称为“双春年”。按照民间说法,立春在春节后比较好。

“双春”和“无春”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而阴历则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阴历一个月的周期是29或30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寒暑和节气都没有关系。它的一年中,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阴历小月、大月12个加起来,只有354——355天,个别年份只有353天。与阳历相比,相差约11天。为了解决阴阳合历的时间差问题,古人采取设“闰月”的办法进行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21世纪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因此每19年就有7个闰月,而“无春”或者“双春”也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运势什么的都无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传统上从皇宫到地方都要举行“劝耕”仪式,不少地方至今还遗留“舞春牛”的习俗。传统上,农民认为这一日的天气如何,也关系到一年农业的发展。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相关的民谣,认为立春那一天天气好,则一年都农事昌盛;而这天天气阴暗,则这一年不能五谷丰登。可见立春这一节气的受重视程度。而且古人也常常将立春与生育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正是一年中“无春”让人觉得不吉祥,或者“双春”让人觉得尤其幸运的原因。

过去的不少说法以及传统习俗,都是因为处在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祭神有关。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即使是祭神如今也更多地增加了娱乐成分,至于“双春吉祥”、“无春不利嫁娶”的传统说法,既无科学根据,也没有统计学的意义,是迷信说法,大可不必当真。

立春的气候变化

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显示全文
入伏是节气吗 夏至时节的唯美祝福话语 中伏吃什么水果最好 中伏消暑养生吃这7大水果 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 立春民间习俗有哪些 立夏吃麻花什么意思 立夏吃麻花有什么寓意 小暑吃什么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饮食须知忌宜 春分代表春天来了吗 春分出生的人命怎么样 春分那天出生的人好不好 芒种有什么物候现象 立夏为什么要煮鸡蛋吃 立夏煮鸡蛋什么意思 三伏天坐月子注意事项 三伏天怎么科学坐月子 惊蛰十大传统食物你吃过几种 惊蛰泻火吃什么 关于三伏不热的后一句是什么 三伏不热下一句 立夏吃茶叶蛋的由来寓意 立夏吃茶叶蛋的风俗 小暑时节生活各方面养生小常识 小暑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 小满这10种水果能消暑解渴 惊蛰是怎么来的 小满节气古诗赏析 关于小满的古诗最出名的一首 躲春的时候能不能看书 躲春可以看书吗 小暑节气文案一句话 立夏5大时令水果及食用须知 三伏贴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惊蛰吃梨是什么意思 大暑的来历20字左右 有关惊蛰的故事传说 惊蛰的传说 关于春分的谚语或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