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民间习俗有哪些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立春的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2、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民间习俗有哪些

祭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显示全文
立夏吃麻花什么意思 立夏吃麻花有什么寓意 小暑吃什么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饮食须知忌宜 春分代表春天来了吗 春分出生的人命怎么样 春分那天出生的人好不好 芒种有什么物候现象 立夏为什么要煮鸡蛋吃 立夏煮鸡蛋什么意思 三伏天坐月子注意事项 三伏天怎么科学坐月子 惊蛰十大传统食物你吃过几种 惊蛰泻火吃什么 惊蛰时节上火可以吃这些食物 末伏养生注意的事项 末伏如何养生 头伏吃什么传统食物 头伏8大传统食物盘点 大暑是什么时候开始 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 中伏消暑养生吃这7大水果 中伏吃什么水果最好 夏至时节的唯美祝福话语 入伏是节气吗 立春在春节前代表什么 关于三伏不热的后一句是什么 三伏不热下一句 立夏吃茶叶蛋的由来寓意 立夏吃茶叶蛋的风俗 小暑时节生活各方面养生小常识 小暑是不是入伏的第一天 小满这10种水果能消暑解渴 惊蛰是怎么来的 小满节气古诗赏析 关于小满的古诗最出名的一首 躲春的时候能不能看书 躲春可以看书吗 小暑节气文案一句话 立夏5大时令水果及食用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