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古今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这是一首吟咏年画的诗歌,生动地描述了随着新春佳节到来,屋里张挂年画的欢乐气氛。

有人考证,年画是由门神画发展衍化而来的,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从前是没有“年画”这个名称的,它最早出现于清人李光庭在道光二十九年写的《乡言解颐》中。年画始产于唐而盛行于宋,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四美图”,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唐代以前的年画大都是手画,北宋以后,手工绘制的年画依然盛行。随着木刻印刷术的发展,年画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出现了《财神》、《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等彩色年画。

清代顾禄引《杂志》云:“后世多画将军、朝官、鹿、蝠、喜、宝马、瓶鞍之状,皆取美名,以迎嘉祉。”

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年画,是一幅《老鼠娶亲》,这幅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构图生动活泼,场面欢乐热闹。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良辰吉日,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作为送给老鼠的结婚礼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般年画的形式,多以吉祥欢乐的图像出现,题材十分广泛。有人总结说:“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逸事”。

清代吴谷人《咏欢乐图》诗云:“披图春色好,欢乐两相兼;自妙青红意,无烦笔墨添。紫衫仙乐部,翠竹美人帘;隔岁痕犹在,房栊一倒粘。”

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三大年画产地,即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年画三大流派。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与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各领风骚。天津杨柳青的年画,以细巧、典雅著称;而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的年画,则以粗壮、朴实见长,各具特色。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合二为一,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这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年画,后来又发展成为新一代的挂历,至今到处风行。

显示全文
中国最大的节日文化符号 神秘的佤族木鼓文化 乌篷船里看乌镇 台湾和闽南的数字风俗 对于祠堂文化的重新审视 保安族的婚俗 苗族节日上的刀梯会 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成都三大炮 陕北写意 罕见的西藏一妻多夫制探秘 中国白裤瑶部落民俗文化醉倒海内外宾客 女不祭灶"各地中秋节习俗 晋源民间游戏“顶悠儿” 奇特罕见的腹葬 繁复耗时的复合葬 毛南族婚俗 三个时代婚恋观并行 珞巴族纽布跳鬼习俗 矮女孩打椿 高原茅台醉了谁 敬你一碗青稞酒 消失的"秧歌窝子" 正月里为何不能剃头 绍兴味道 您所不知道的春分民俗 "洗澡"的文化烙印 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甘肃陇南文县石鸡坝村民间琵琶艺术 "吃春"习俗 老北京孩子的养蚕习俗 庄子村的传统造纸术 密云山里的"九曲黄河阵灯会" 元宵节的灯是本百科全书 本来是避邪物 最早压岁钱出现在汉代 需要加大传承力度 华锐藏族特色婚俗后继乏人 侗族健儿抢花炮 三月三花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