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给汉字注音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记录和传承文明的工具之一。从古至今,人们的学习和成长常常是从认识汉字开始的。为了认识汉字,学习它的注音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给汉字注音成了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在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譬况法是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音情况。一般分为以口势譬况、以舌位譬况、以送气急缓和声调长短譬况等。《淮南子·修务训》:“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高诱注:“駤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

《管子》一书中曾记载一个和譬况法发音有关的小故事:齐桓公和管仲悄悄地商量攻打莒国,但这事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后来得知是大臣东郭牙说出去的。齐桓公惊讶地问东郭牙如何得知此事,他说:“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合,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这就是说,东郭牙是看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形、手势并结合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猜出他们攻莒意图的。当然,这种注音方法有些笼统,普通读者很难恰如其分地理解和把握。

读若法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给被注字注音。比如,《说文解字》:“唉,应也。从口矣声,读若埃。”“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有时“读若”也写成“读如”、“读为”、“读曰”、“声同”、“声近”等。用“读若”的方法注音简便易懂,但缺点是不够精准,有时读音只是大致相似,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用来做注的字读音发生了变化,后人很难根据注音把握该字的准确读法。

直音法是选用一个与被注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汉字来注音。比如,《汉书·高帝纪》中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其注引孟康的话说:“单,音善;父,音甫。”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指出:“今直音与古人读若不同,古人读若取其近似,今直音,非确不可。”由此可见,直音法比读若法更为精准确切。

直音法在我国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时至今日,一些工具书中也偶有用之。但这种注音方法还是有一定局限的,《辞海》在解释“直音”时就写道:“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这就是说,如果被注的字没有同音字,那就没办法注音了,或被注的字有同音字但其同音字很生僻,这样注上去读者还是难以拼读。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用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有学者考证,反切法最初叫“反”,比如,东汉学者服虔在为《汉书》作注时写道“惴,音章瑞反”。后来到唐代宗时期,统治者很忌讳这个“反”字,于是将其改为“翻”字,再后来“翻”字改为“切”字。比如,《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写道“糗,去九切”。这种注音方式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像后来《康熙字典》中的文字主要采用反切法注音,如“武,文甫切”,等等。反切法可以准确地将汉字的读音注出,但它还是有自身的弱点,比如,为“武”字注音时可以写成“文甫切”,还可以写成“闻斧切”、“温鲁切”等等,这样一来,用来做注的两个字就难以固定,不便记忆。有时,用来做注的两个字笔画很多(古代多为繁体字),写起来十分复杂,为书写带来极大的不便。

显示全文
一脚踏三省 柳琴的演奏特点 羌族的酒俗 市井美食之风韵 国乐一代宗师刘天华 斗茶与分茶 土家婚俗中的“过礼” 沙漠中的生命之河 民国武术家卫笑堂 古老的天文观测建筑 苗乡宴席礼节多 水族“水家布”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剃龙头” 老北京的风味 拉弦乐器马骨胡 驿馆古道总关情 万事不离茶 蛇为什么被称为“小龙” 唐宋饮茶法 大运河畔皂林驿 武松脱铐拳 铜雀台上的乐舞伎人 舌尖上的花椒 遵义豆花面 婺源彩虹桥 武术散打摔法技术 苗族的祖先是谁 花茶浅述 凤凰三江苗寨 形意拳始祖 峨眉有哪些分支流派 古老的羌族妇女节 清明节“烧包袱” 八卦掌拳术创始人 蜂蜜酒的历史 瑶族人的信仰 琴派的形成 饭里的乾坤 徽州传统美食 回回十八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