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芒种是哪一天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芒种是几月几日 每年芒种是哪一天

每年6月5日或6或7日,此时北斗星斗柄指向巳位(正南偏东),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所属季节:夏季。气候特点:日照强,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农事:水稻等谷类农作物栽培。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芒种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元 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著作中,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播种”。水稻种植一般是在以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芒种”是麦子成熟的时节,因此亦有对“芒种”的含义解释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增添了麦子收获,既涉及南方的水稻播种,也涉及北方的麦子收获。

芒种气候特点:

降水情况: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南方雨季为4-9月,多雨的月份与热的月份同步。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典型的“雨热同期”气候特征。

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南方地区属典型的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公历7月下旬至8月上旬(约大暑至立秋期间),虽降雨期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也是属于“雨热同期”气候。降雨和高温季节同步的雨热同期气候类型,高温湿润,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急剧减少。芒种节气,我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通常从大暑节气期间(7月下旬)开始,我国北方地区才进入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气温方面:芒种时节,气温气温显著升高,又闷又热。尤其南方地区,高温雨水天气频繁,空气湿度大。在华南的福建、两广、海南、台湾等地,6月的气温一般都达三十度以上,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芒种时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大风、暴雨等。

显示全文
立春节气习俗风俗吃什么养生食谱 三伏天养生小知识 三伏天必须知道的常识 大暑和处暑哪个更热 三伏贴禁忌人群有哪些 立春农事活动之田间管理安排 中伏四大传统美食介绍 有关夏至日的谚语农谚大全 夏至文案发朋友圈 小暑诗句古诗大全 立夏吃乌米饭的传说 立夏吃乌米饭有什么好处 小满节气象征着什么 入伏代表着什么 三伏贴可以祛湿吗 三伏贴祛湿贴哪里 小满节气习俗盘点 有关小满的风俗活动 春分天气的特点 春分的气象特点是什么 入伏天气炎热注意什么 入伏了天气炎热吗 春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节气 什么叫小暑 大暑节气有什么讲究 春季养生防病注意事项 小满节气三候是什么含义 夏季小暑节气7大养生原则须知 立春这天要干什么 立春简介简短 头伏从哪个节气开始 三伏天的头伏指的是 芒种养生短信大全 夏至描写荷花的诗句大全 关于夏至节气的诗词 立夏是夏季的第几个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芒种农事之蔬菜管理 小暑到了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