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防病注意事项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谷雨时节养生谨防哪里疾病 春季养生防病注意事项

谷雨时节的常见病有感冒、过敏症、神经痛、胃炎、风湿等。

谷雨前后,百花渐次开放,人们须预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有过敏史的人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

谷雨正好处于春夏交替时节,同时也是胃病的易发期。胃病患者在这个时节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切忌因为天气回暖贪吃冷食而“伤”了肠胃。此外,在饮食上,脾胃不好的人还应尽量少吃竹笋、蚕豆等当季蔬菜,可多吃莲子、山药等来养胃。

从西医及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湿病的发作与“谷雨”节气及湿度大的季节,并没有特殊的直接联系,但确实会有风湿病患者在这个季节感到关节不适。专家提醒,以肌肉和关节疼痛为主的风湿病病人应注意适量运动,但切忌运动过度,尤其是不能在运动后出现乏力感觉。如果出现风湿病症状,应及时上医院就医,接受临床化验,确诊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

除此外,春季易发的疾病还有:

1、呼吸系统疾病

在中医理论里,春天的主气是风。虽然一年四季皆有风,但春季的风尤为重要。因为春季阴气渐消,阳气日长,正是推陈出新时期。此季气候由寒转暖,忽冷忽热,极易形成风,春风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风是六气之首,《黄帝内经》中说:“风者,进病之首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季的许多常见病均与风邪有密切关系。当人身体虚弱或出汗当风时,风邪便会乘虚而入,常导致肺气不宣或伤风感冒。所以,春季要注意及时避开能使人致病的风邪。

2、传染性疾病

有民谚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早春二月,冷暖骤然变化,使人免疫力与防御功能下降。冬眠后开始滋生繁殖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机肆虐,从而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尤以儿童为高发人群。如: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3、肝病

春季阳气升腾,肝气升发,调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发生与肝有关的疾病。原来患有慢性肝部疾病或平时体质较虚弱的人,易致脾胃病、肝炎等旧病复发。

4、眼部疾病

1) 病毒性角膜炎:春季花粉、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进入眼睛会导致一些炎症。

2)干眼症: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分泌减少,眼皮组织干燥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春季气候干燥、多刮风,眼睛一旦被风吹,泪液蒸发较快,眼干症状就愈发明显。

春季防病注意事项:

1、春天早晚温差大, 老幼人群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室内多通风,保持流通、洁净的空气。天气好时,让阳光照进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3、勤洗手,勤换衣物、勤洗被褥、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用品切勿与他人混用。

4、多喝白开水,利于体内排毒,同时多吃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5、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加强户外活动,适当的锻炼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对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7、注意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8、保持平稳从容心态。春季忌怒,处事不宜急躁,保持心境平和。发火生气,易招致外感内伤。

9、切莫讳疾忌医,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显示全文
大暑节气有什么讲究 什么叫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节气 春分节气有什么风俗活动 入伏了天气炎热吗 入伏天气炎热注意什么 每年芒种是哪一天 立春节气习俗风俗吃什么养生食谱 三伏天养生小知识 三伏天必须知道的常识 大暑和处暑哪个更热 三伏贴禁忌人群有哪些 立春农事活动之田间管理安排 中伏四大传统美食介绍 有关夏至日的谚语农谚大全 夏至文案发朋友圈 小暑诗句古诗大全 立夏吃乌米饭的传说 立夏吃乌米饭有什么好处 小满节气象征着什么 小满节气三候是什么含义 夏季小暑节气7大养生原则须知 立春这天要干什么 立春简介简短 头伏从哪个节气开始 三伏天的头伏指的是 芒种养生短信大全 夏至描写荷花的诗句大全 关于夏至节气的诗词 立夏是夏季的第几个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芒种农事之蔬菜管理 小暑到了如何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方法 末伏注意预防3种病 末伏需要注意什么 末伏过后是不是就不热了 夏至是头伏第一天吗 夏至是数伏吗 东北人立夏的食物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