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属于24节气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中伏是节气吗

中伏不是节气,不属于24节气。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中伏是什么意思

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唐皎然《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宋惠洪《夏日陪杨邦基烹茶分韵得嘉字》:“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宋曾巩《苦热》诗:“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参见“三伏”。

三伏天的解释: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每年的《农村年书》中登载着这样的日期。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内容已经很完整得说出了中国古人对三伏的来源和定义,但也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三伏天为什么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显示全文
夏至是什么节气 24节气中的夏至是什么意思 2034年三伏天时间表 2034年初伏中伏末伏是哪天 春分时节养生的三大类食物 立春是什么意思呢 2037年三伏天时间表 2037年初伏中伏末伏是哪天 芒种节气的民俗禁忌 芒种当天一定懂得的风俗禁忌 入伏后可以喝姜枣茶吗 三伏天能不能喝姜枣茶 伏天吃羊肉怎么做最好 立夏时节的民间农谚50句 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 小暑节气吃什么养生 惊蛰节气的含义解释 出伏是三伏最后一天还是 香椿怎么吃才健康安全 描写小满节气的诗词汇总 中伏是节气吗 惊蛰打小人的方法 惊蛰日怎样打小人去晦气 三伏天调理身体管用吗 春分来历故事50字 夏至三庚是小暑节气吗 夏至第三个庚日是什么节气 描写芒种的优美诗句 北方大暑都有什么习俗 北方大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立夏节气养生补身体10种食物推荐 立夏吃什么补身体 夏至可以同房吗 夏至当天 能不能行房事 芒种时节吃的时令蔬菜 芒种节气吃什么菜 立春发朋友圈说说 三伏灸的好处与注意事项 三伏灸的作用功效 惊蛰节气习俗有哪些 关于夏至节气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