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讲究吃什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入伏讲究吃什么

最佳蔬菜:苦味菜

炎炎夏日,可以多吃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苦味蔬菜,常见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苦菜莴笋等这些苦味蔬菜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消暑退热提神和健胃功能在烹调苦味蔬菜时,可以适当加些辣椒蒜等,防止寒凉过度。

最佳汤肴:番茄汤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还有延缓细胞衰老和防癌抗癌的功效,最适合中老年男性炎热的天气里,喝一碗番茄汤,既生津止渴,又开胃消食,对夏日养生大有裨益。

最佳主食:面食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避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扶天除了和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最佳肉食:鸭肉

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其属水禽,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受暑邪的侵扰,人们在夏天少食短睡,不少人形体消瘦,需要食物进补夏季进补不已食用肥腻燥热之物,夏季食用鸭肉,不会过于肥腻,性质偏凉,不会引起上火等问题。

最佳水果:西瓜

夏天水分分散失多,祛暑生津西瓜是最好的选择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暑利小便降血压的功效但是吃西瓜也有讲究,西瓜属寒性食物,易伤脾胃,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多吃。

最佳饮料:红茶

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品应是热红茶红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调味品:食醋

酷夏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入伏吃什么养生驱寒

1、坚果

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坚果的吃法也有很多,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配合一些身材进行蒸煮食用,驱寒的效果也很好。建议搭配红枣,乌鸡之类的。

2、大枣

民间有“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之说。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大枣富含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枣合汤(取黄芪15——30克、大枣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锅炖30至40分钟,然后连汤带料一起食用)。这三种食材的结合可以让我们的驱寒效果变得更加出色。

3、羊肉

羊肉富含优质蛋白和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可以在冬季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达到“暖身”效果。人参羊肉汤、羊肉胡桃汤、海参羊肉汤、虫草炖羊肉等能提高羊肉的暖身功效,加胡桃仁还能祛除膻味。不过,羊肉不宜与南瓜一同食用,否则可能引起黄疸或脚气。

4、韭菜

韭菜为振奋性强壮药,有健胃、提神、温暖作用。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克,脂肪O.2-O.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还有大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保证了它的“暖身”效果。韭菜还含挥发性硫化丙烯,有辛辣味,能促进食欲。烹饪韭菜很简单,将虾仁、鸡蛋、猪肝、羊肾分别和韭菜烹炒,都可以增强其功效。熬粥时放些韭菜也不错。

5、生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若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含服鲜姜片。

显示全文
大暑节气诗词大全 24节气大暑著名诗句赏析 关于立春诗词 夏至节气的至含义是什么 大暑的传说 大暑传说故事 关于春分的优美有意境的句子 头伏饺子吃什么馅儿的好 头伏8大饺子馅防暑提食欲 贴三伏贴可以游泳吗 三伏贴后能不能直接去游泳 三伏天驱寒祛湿最佳方法 春分的传统意义是什么 入伏是什么节气 入伏是不是节气 夏至三更便入伏是什么意思 北京人立夏时节需吃的四种食物 春分立蛋的原理是什么 三伏天饮食禁忌大全 三伏天不能吃什么 立春是不是春天的第一天 立春是春天吗 芒种节气养生六大注意事项 芒种养生宜忌 立夏为什么要吃狗肉 立夏吃狗肉吗 夏至日可看到金边日食是几点 夏至节气谚语和俗语大全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解释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是什么意思 末伏养生短信怎么发 末伏养生短信大全 三伏天熏蒸的好处 三伏天熏蒸注意事项 南方立夏节气必吃食物 惊蛰写春景象的古诗大全 打春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三候有什么含义 夏至养生饮食忌宜须知 关于芒种的农谚与天气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