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全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22
文档

1、《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 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3、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显示全文
安耐晒防晒霜怎么用才正确 娃哈哈矿泉水广告语是什么啊 泽漆的别名 我们能看见全面的地球么为什么 韩国转机需要过境签证吗 华为畅享5s怎么取消热点密码 谈谈你对审计的认识 酱油腌辣椒太好吃了 金毛拉绿色的便便是怎么回事 好吃的红烧肉的家常做法图解步骤细节 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体有什么区别 冻兔肉怎么做好吃 阿努是什么神 300大卡热量要运动多久 新鲜蓝莓怎么吃才好吃 关于教育的名人语录 古罗马圆形大剧场的建造背景 姨学家是什么 1厘戈瑞等于多少拉德 固定资产怎么盘点 鲜花怎么插在瓶子里保存时间会长 潘的经典语录 世界上最好的蜂蜜来自哪个国家 死或生5pc进游戏后黑屏求助 白石山景区在哪里 如何评价导演滕华涛 如何选购隔音窗帘 四氏分别指谁 汽车导航如何切换后视功能 长沙市有哪些好的专科学校 美白针是怎么打的 顺丰快递能托运宠物吗 非夫妻关系可以同住吗 相纸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philip是什么意思 ios10相簿地点怎么删除 没有工作怎么办 全房定制有哪些项目 4G手机为什么显示2G一直这样 微信周转怎么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