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皆以农历计。
春节 无论城乡贫富,历受重视。正月初一凌晨,鸣炮接神,室内灯火通明。这天不往屋外泼水,以示稳财。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初五后闹花灯,有狮子、龙灯、彩莲船、竹马、高跷、平台社火等。十五日元宵节送灯。春节前后,春官手执春牛到各家说春、散春贴(年历)。而今,生活宽裕,从除夕晚开始,夜空彩花起落,鞭炮声远近相闻,电影、电视给春节倍增新趣。
二月二 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是日,炒包谷花,打灰簸箕,以簸箕盛灰,用桃枝拍打撒灰,绕房一周,以驱虫防疫。
清明节 扫墓或培土垒坟,坟头挂纸钱,又称笼笼钱。
三月三 向有“三月三游河湾”之俗,踏青游春,城镇尤多。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初五为小端阳,十五为大端阳。人们惯过小端阳。家家挂蒲插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包。解放后,喝雄黄酒戴香包间有而之。
六月六 是日晒衣物和书籍,亦有晒脚掌者,俗传可避虫蛀。
中元节 七月十五,又称鬼节。是日,街头路边烧纸赏鬼。
中秋节 八月十五,已嫁之女,回娘家团圆。月出以果品、月饼献月。之后,食而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新谷已收,做糍粑尝新,祭天。城镇文人雅士登高赏景。1990年始,政府又将此节定为老人节,组织老人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提倡养老敬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腊八节 腊月初八早晨,用大米、小豆、肉丁、豆腐、萝卜等做成腊八粥。不仅人令,还给树“吃”,期望人康果繁。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打扫房舍。晚上做面糖祭灶神,祈求“上天言善事,下地降吉祥”。
除夕 一年之末,讲究团聚。下午上坟奠祭,吃年饭忌吃锅巴,要保持完整。傍晚,燃烛焚香,敬神灵、祖先牌位。晚上围火守岁,长辈给小孩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