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日常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四川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玛、炸果子等,足玛是藏语,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成人参果,形色如花生仁,当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点的原料。炸果子即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圆或长条状后入酥油锅油炸而成。他们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夫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聚居于青海、甘肃的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做成,形似大奶油蛋糕。青海藏族常吃一种藏族称特的水油饼。制作水油饼时将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饼,放入开水锅中煮,待熟后捞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区的藏族有制作大饼之习,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达100余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洋芋、麦面粑粑、蒸馍作为主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制猪膘时去掉猪的头蹄,剔除猪骨,四川的藏族还要割下瘦肉,然后抹上花椒、香樟籽,撒上盐,缝合成方形,风干即成。云南藏族在将猪肉缝合之后,还要加一块重石板压,称琵琶肉。食用时一圈圈切下,蒸熟后用刀切食。其色蜡黄,香而不腻。肉类的储存多用于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云南藏族称这种风干肉为牛羊干巴。奶类及奶制品也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取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制作。茯茶内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尤甚。

藏族的炊餐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它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橛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显示全文
藏族招待客人习俗 甘南藏族餐食文化 藏族面具 徽州文化 七夕乞巧 琅琊山庙会 观音开库 谐音文化 徽州宅居 红蜡烛不许灭掉 凌晨四点就“完年” 停门板与下床草 北京天桥八大怪 北京的四合院 七夕的传说和习俗 少数民族的宴客之道 北京古代八大红灯区 旧京端午习俗谈 少数民族禁忌 少数民族的昆虫食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美食 白马藏族风情 阿坝嘉绒藏族 传统藏族节日时间表 黄南藏族自治州美食 藏族食品 甘南藏族风味小吃 海北藏族自治州 沈阳藏族风俗 与藏族帅哥一边聊天一边逛街 海南藏族自治州娱乐场所一览 觉乃藏族民歌哇杰勒 藏族弦子舞 藏族血肠 青海藏族社交习俗 果洛藏族自治州 色拉寺里的藏族孤儿 山西倒悬花鼓 “风柜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