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初再演变成七巧图。
“燕几”包括两张4X1的长桌,两张3X1的中桌和三张2X1的短桌。
“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的几,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 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