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园林文态建设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殡葬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园区的园林建设不能只讲生态而忽视文化,在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与文态建设相结合,使园区建设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园林文态建设”的提出,给殡葬园区园林建设指明方向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殡葬园林文态建设的含义园林文态与园林生态相对应,是指人文关系所创造的园林空间的表达方式,是园林蕴含的文化内涵。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综合了历史、哲学、建筑、艺术、文学等多种学科的成就,凝结了人类文明和智慧。中国园林“发于商周成于汉,跃于宋而峰于明清”,从它产生之时就蕴含了人类文化的结晶,而近代、现代园林更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殡葬园林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1. 殡葬园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发展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兴衰。不同历史时代其文化迥异,反映在园林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由于受到当时文化思潮和审美情趣的影响,表现了不同的园林风格和造景手法。作为一种载体,它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它抒发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中国古典园林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气势宏伟,山水萦回,花木繁茂,建筑华丽厚重”的皇家园林,“小巧玲珑,幽静隐逸,旧时达官贵人可居、可憩、可游”的第宅园林,“隐于深山幽谷之中,香烟缭绕,晨钟暮鼓,诵经阵阵,塔铃声声”的寺观园林,无一不折射出历史的光芒。殡葬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组成部分,同样能折射出一定的殡葬历史文化。

2. 殡葬园林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中华民族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因而园林也具有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南北园林、中外园林的不同风格就是这种地域文化差异的体现。风格是在自然基础上的文态环境创造,是后天人为的,离不开自然的生态环境。如北方山水以刚劲雄厚的自然风格居多,南方则以青山绿水、秀美柔和的自然风格为主。殡葬园林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外化,由视觉形象反映出来并给人以视觉心理感受。

传统园林民族风格即我们民族文化、时代精神、地方特色以及造园家个性在园林作品中的表现,只有具有民族色彩意义的才能具有国际意义,也才能得到昌盛。民族的文化特性决定着园林民族风格,园林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制于审美理想、审美机制及表现方法,这些都受到民族思想观念的支配。中国园林既是“伦理园”,又是“自然园”,殡葬园林应该把握住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反映出孝道、厚养薄葬等主题,更应该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

人类生存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所形成的殡葬园林文化必然有所不同,以区域性差别的标准来划分殡葬园林文化总体,就有不同的殡葬园林文化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使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殡葬园林认识观,当人类文化之力有了较大的增强之后,在一般的、原有的殡葬园林自然观里又逐渐加入了填补自然观空缺的宗教文化意识观念,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殡葬园林文化的思想意识观念。

3. 殡葬园林是精神文化的寄托中国园林讲究“寄情山水”,将人的精神活动融入园林中,通过对景观的想像、延伸和升华,达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从而产生园林的意境美。

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园林艺术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它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的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景象这一独特的形式体现、抒发这些朴素的哲学观点和传统思想。

园林文化是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之后的精神生活的高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或需求),不仅推动了园林的发展,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园林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殡葬园林在完善物质功能的前提下,要着重提高园林的精神功能,以通过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推进殡葬改革。

二、殡葬园林文态建设的途径园林是物化的精神或精神的物化,园林文化是一种境界文化信息,它通过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架起物质转化为精神的桥梁。人们到殡葬园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物质的文化。只有包含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园林文态建设,就是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之更具内在的韵味。

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在当今的殡葬园林建设中,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双重内容:其一是以现存的、定型的殡葬园林文化为核心,对园林景观进行再现和挖掘,旨在沟通人们在园林中的意境感受,陶冶情趣,传播历史文化。其二是使“传统”带着新的现代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新园林中得以实现。殡葬园区的园林绿化是“形”,而殡葬园林文化是“神”,殡葬园区的园林绿化除了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外,更应体现出殡葬特点,通过形神兼备的设计,使其人文特点、行业特点通过绿化的外部表现体现出来。

殡葬园林文化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比德”来传递。例如殡葬园区以教师为主的安葬区,可以配以人性化的桃、李等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任何一种行为都要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指导,而任何一种建设行为都在贯彻着一种思想文化观念。殡葬园林建设必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要在“现代”上做文章,力求新意,既有传统的内涵,又富于时代感。

殡葬园林文态建设途径很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殡葬园林建设要突出“殡葬文化品位”人们总是怀念过去、研究过去并延续着融入人类文化感情的历史文脉而继承文化,殡葬园林除了注重传统的文化品位外,还要与历史遗迹和古树名木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将古树名木、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纳入殡葬园林的系统规划之中,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中汲取灵感,提炼主题,寓传统文化于殡葬园林。

现代园林文化的基点是“创造”,关键是“品位”,我们要在把握园林文化性质的前提下,创造出适应时代特点和人民需要的高水平的精品园林文化。任何空间艺术的问题,其本质都是文化问题,布局、建筑、道路、绿化等都是某一种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都具有相应的文化意义,我们只有认清殡葬园林空间表现出的文化特性,才能把握其文化脉络。园林不是园和林的混合体,而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艺术境界,其中植物造景艺术是园林文化的核心,山水建筑是构成园林文化的重要因素,园林建筑小品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韵。中国园林的植物配置要特别注重植物的物质特性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文化意蕴。植物的物质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声息和光线作用于花草树木而产生的艺术效果,花草树木有斑斓之色彩,馨香之气息,多姿之形态,风拂树叶雨打芭蕉之声,阳光月光下的树木婆娑之影,这一切诉诸感官,给人予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之美。

中国园林植物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其文化象征意义。“借景生情”或“托物言志”,将人的思想感情寓于园林景观和花草树木中,结合词曲诗赋,产生高于自然景观之外的人生感悟和园林意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被认作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拟人化了的花草树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蕴深化了植物美。如编篱种菊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象征着简朴淡泊的生活之道。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兼顾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征寓意美的艺术组合。另外运用雕塑、园林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可突出主题,让游人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领悟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

2. 殡葬园林建设要突破时空界限。园林是多维空间,而殡葬园林建设更要突破时空界限,将传统的造园理论、造景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之中,使人们在殡葬活动或通过对园林的欣赏时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或故人之情。从规划角度来说,殡葬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与殡葬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提高殡葬园区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

景观设计本质上是在土地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即在充分认识自然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管理、保护、修复,使自然更宜人。真正的现代化是自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原有特色,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与周围的景观相融合,分析场地自然形成的过程,如生物、生态条件、土壤条件、周围的山水格局、现状的植被情况等诸多问题;其次要进行系统的自然背景分析,然后再做整体设计分析。

景观设计必须尊重地方文化,因为文化是地方的一个文脉,它是长期与自然适应、人与人之间适应而形成的一整套赋予这块土地的含义。以生态学理论规划造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处处从殡葬活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创造出顺应殡葬活动者情趣、便于殡葬活动的空间。除考虑殡葬功能外,还要考虑到其园林功能,设计出自然化、艺术化的园林环境,创造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活动内容、服务设施完备的殡葬园林。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殡葬园林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即一处环境的规划与其他环境有不同的本质和外部特征,这种特征能为人们生理、心理所认知和感受,具有特定的地方、时代特色,并且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

文化性空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现代高科技文化完全可以体现在殡葬园区的空间文化形态上,殡葬园林设计者应通过殡葬园林环境表达现代高科技文化内容,以独特的空间格局、建筑形象、园林材料等为载体,传递独特的殡葬文化。文化性空间把观赏者内心世界同景观的文化内涵相互交融,使观者真正融于景观之中。景观在形成自己主题文化内容的同时,更兼环境特色,突出强烈的文化氛围。在殡葬园林景观中,要有反映殡葬文化的空间,以体现出殡葬园林特色。

植物种植设计在景观意境以及传统文化意韵的信息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等自然的信息,植物材料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独特的文化、意境空间,例如殡葬园区选用个性较强的常绿针叶树通过种植点的经营进行意境创造,产生静态或半静态空间。

殡葬园林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殡葬园区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具有时尚内容的空间环境,往往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观者在观赏、品味景观的同时可以体会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景观处理、设计手法、空间处理、构筑物材料、植物景观的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时尚性或超时尚性。

例如殡葬园区的广场,处理景观构成诸要素时,采用极强的时尚性观念,小品采用具有时尚特点的张拉膜亭,并形成不同层次变化的组合;采用的嵌草铺装上点缀造型新颖组合座凳,美国BOSS音箱(形成背景音乐),修剪的流线龙柏组合、蜀桧垂直造型等亦极具时尚性;把地坪看作一张绿色的画纸,在其上用植物材料作立体画,由色彩斑驳的花灌木组合成立体景观,其体态、线条的设计所构成的空间体积可表现出随意和浪漫,其艺术魅力是用大自然提供的植物材料来创作的空间艺术,芳草如茵的底面,色彩斑斓的花丛,伴随着作响的音乐喷泉等等;在边缘设计上,不宜用硬质栏杆或植物树篱分隔,在边缘局部散植灌木花丛,以示空间的分隔,标志着园区的平易亲切。

殡葬园林具有社会美,它通过建筑群、交通网、园林绿地系统等的建设和设置,重新组合了自然空间,形成多种多样的环境,园区环境中自然的、社会的物质文化空间,除了以多姿多彩的动态和静态的形式美展示它们的丰姿之外,还浸润着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地区的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殡葬园区环境美的文化,其特征既取决于城市文化的总特征,又具有独特性,现代殡葬园区环境美是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艺术美等多因素、多层次的有机融合,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因而现代殡葬园区美文化必然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环境艺术的高度融合,是中国殡葬文化形象的再现。殡葬园林文化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因此要面向群众,以一种文明、高层次的管理来实现它的功能,要把握文化定位和自身特色,殡葬园区是社会的产物,在建造过程中受历史、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确立各自的文化定位,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这种文化定位、风格和特色是每个殡葬园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而要始终把握其文化定位和自身特色。

3. 殡葬园林要体现出现代化现代科学的进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造园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因素,将现代科技和材料融入园林,可展现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特色。

目前世界上传统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的品种正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园林设计者应竭尽所能提高园林的科技含量,引用或开发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武装园林。现代的殡葬园林为人们提供的不应该仅仅是殡葬和观景的功能,而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人们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园林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同样也可以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园林的路灯可采用节能、抗老化、防爆的聚酸酯球形灯,光线柔和,造型别致。园路表面可采用强化水泥仿真地坪路面等造园的新兴材料。运用现代的结构手段同样能创造出像古典园林传统木构体系那样灵活多变、渗透流动的空间,各种新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也有助于现代园林轻快明朗的性格。

新技艺和新材料在园林建筑的造型、结构、装修等方面也创造了许多的表达手段,如用钢筋混凝土也可作悬挑结构,取得视线开阔,造型简洁的景致,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代替一定量的天然景石构造出假山和山石小品,如园林游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以往木结构,在形、神、势方面仍能保持着传统游的特色,负起在景观上组景、借景和划分空间的良好作用。在现代造园中,利用科学设备成就也能创造出奇特景观,如人工海涛、人造云雾等,为现代园林增加了富有吸引力的活动项目。

现代光、声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新颖园林景致,如各种声控喷泉和水幕所成的美妙声调旋律;利用电子技术把静止的内蕴美的艺术创作变为新颖、活跃、充满动态的“动感雕塑”是把振动原理、闪光照明、回馈控制系统三种技术结合起来创造成的,它能在游客的参与下作出反应,创造出种种不同的视觉形象,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光影变幻和奇妙的投影光束,把人们带入神话般的境界。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当游客脚踏时即会喷水,饶有情趣。

三、殡葬园林文态建设的前景

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观念就是一种文化,只有“深刻理解园林的文化属性,充分掌握园林的文化内涵,突出强调园林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才能进一步明确“园林绿化是人类渴望自然环境,亲和自然环境的生物属性的文化体,这种文化现象是围绕环境开展的”,我们只有追求园林的完美空间形式,赋予园林建设与管理以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和科学技术成分,才能创造出新时代的园林文化。中国已经加入了WTO组织,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正逐步走向世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园林肩负着向世界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

中国园林要走向世界,必须牢牢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并赋予时代的精神,将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园林建设中,提高园林的科技含量,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深化园林文化内涵,提高园林文化品味,使中国园林这颗东方明珠在世界园林宝库中更加璀璨夺目。殡葬园林作为现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园林文态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殡葬工作者的责任

显示全文
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西藏举行曲美辛古纪念碑揭幕暨祭奠仪式 高山族丧葬习俗 东乡族丧葬习俗 畲族葬俗 仡佬族的习俗 水族丧葬习俗 保安族丧葬习俗 土族的丧葬 黎族葬俗 京族葬俗 仫佬族丧葬习俗 怒族葬俗 藏族丧葬仪式 普米族丧葬习俗 侗族葬俗 傣族葬俗 塔吉克族丧葬习俗 千奇百怪的“藏族酒俗” 朝鲜族葬俗 裕固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乌孜别克族丧葬习俗 小探中国的重大祭祀仪式与祭祀酒 非遗民俗--祭敖包 什么是殡葬 尸体整容工技术等级标准 演壮戏 碰彩蛋 壮族三月三歌墟 立秋的味道 祭奠祖先也要热火朝天 骊山女娲风俗 藏族“沐浴节” 遗体安葬权的法律思考 鄂伦春族丧葬习俗 俄罗斯族丧葬习俗 萧山的报丧仪式 拉祜族祭太阳神 演绎令人魂断千年遗梦 “轮回转世”的佛教丧葬观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