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汉族婚嫁习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洛阳婚嫁习俗沿袭《礼记》所定的 六礼 (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程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一些洛阳婚嫁习俗逐渐废弃,但洛阳婚嫁习俗的基本程序一直沿袭至今。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建都史达千年之久,是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所以以洛阳为中心的婚嫁习俗随社会的发展传到全国各地。洛阳的婚嫁习俗大致如下:

(一)议婚

在豫西洛阳,通常为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感到满意后,女方父母到男方 相家 ,婚事大致同意后,媒人和双方家长要在男家设宴,宴席上男女两家郑重交换男女生辰八字庚贴后,举杯庆祝,永结姻亲,不可变异。

(二)订婚

即古代的纳吉和纳征。男家卜的吉兆后遣媒人至女家互换婚帖。首先交换 庚贴 ,此外,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聘礼,所赠聘礼洛阳俗称 四色礼 ,多为女方所用衣物及点心食品等。女方赠笔墨、文具、折扇给男方,意盼婿成才。

(三)成婚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 送好 。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 好 ),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 书上 ,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 黄道吉日 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 辞娘米、离娘肉 。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 花 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 压床 ,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

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鞭炮,新娘在迎客人的搀扶下,踏铺地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花生、枣、铜钱、硬币等物,小孩们挣抢,以示热闹。然后举行仪式:一对儿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对拜,尔后,把新娘送入洞房。仪式必须在中午12时前举行,12时后则视为不吉利。

闹房。按照风俗,在新婚的前三夜,全村老少,不轮辈份高低,都要聚到新媳妇房里闹洞房,以增加新婚气氛,俗说: 三天不论大小。 不过,当长辈的都比较规矩,只是看看笑笑,凑凑气氛,闹得最疯的主要是兄弟们和邻里的嫂子们。当新媳妇最愁最怕的就是闹洞房这一关,胆小体弱的往往心惊肉跳,提前几天就做心理准备。

听房。就是 听房事 ,夜静人散之后,新婚夫妇要吹灯安歇了。新婚之夜那种激动不安和兴奋羞涩的言谈举止,是最秘密、最刺激的。那些没结过婚的小兄弟们,总要约三五个人藏在房后窗户根下偷听动静。

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媳妇父母瞧看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品到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婚后第三日为新媳妇省亲回门日,这天上午,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

显示全文
摩梭族的婚姻习俗 赫哲族的丧葬习俗 芬兰婚礼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饮酒碰杯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赫哲族的婚姻习俗 独龙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族的丧葬习俗 话圣诞饮食习俗 基诺族的丧葬习俗 撒拉族丧葬习俗及禁忌 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白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族神奇的树葬习俗 汉族的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习俗 德昂族敬牛的习俗 汉族的婚姻习俗 蒙古族人的信仰习俗 独龙族的民族习俗 达斡尔族饮食习俗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白族饮食习俗 乌兹别克族的丧葬习俗 福建平和县的三平村崇蛇习俗 去西藏旅游应当尊重当地习俗 壮族的丧葬习俗 传统婚礼习俗新娘要随身带红手帕 在瑞士旅游要注意的基本礼仪与禁忌 中国人的婚姻饮酒习俗 苗族生活习俗 闽南惠安女习俗趣闻 芬兰社交习俗与礼仪禁忌 新加坡旅游九大习俗 异国迎新年怪趣习俗 菲律宾洗冷水浴的习俗 西藏亚东火葬习俗 中国情人节习俗 乌孜别克族的丧葬习俗 哈尼族的抢婚习俗 俄罗斯族的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