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胜奴酥蜜寒具”是唐代“烧尾宴”食点。
自从五代陶谷把“巨胜奴”解释为“寒具”,后人就再也没有去探究“巨胜奴”的出处了。有人说是突厥人传入中原的,但无从考证。于是,巨胜奴=寒具=环饼=馓子,这个结论一直被人们所认可。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馓子,被考古专家说成麻花,这是一大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贞观年间,新疆高昌国臣服于唐。又据《宋史·外国传·高昌国》记载:“高昌即西州也。该地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为寒食节,余二社,冬至亦然”。由此可见,新疆高昌文化早已与汉文化接轨,在高昌古城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发现唐代食点纯属自然之事。问题是出土的唐代食点为什么这么精美齐全?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面相关的博文中详细解答,在解开谜团的同时,也纠正考古专家们的模糊认识。
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的寒食节,其渊源发生在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其中广泛食用的点心都被泛指为寒食。
古代馓子用面粉、糯米粉加盐或蜜、糖,搓成细条,油煎而成。贾思勰《齐民要术》名环饼,粉和面牵索捻成,象环钏形。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广雅》谓之粰馓。馓,易消散也。当然,从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馓子看,古代制作是粗了一点,毕竟没有发展而来的现代手艺来的细致,也难怪考古专家把它称为麻花。麻花在中国是近代的美食,是馓子做法相近而派生出来的美食,其历史仅百来年。
寒食节在全国各地的美点种类很多,馓子能被古人列为寒食节标志性美食,也是因为其制作工艺比较精致,深受华夏各地、各族人们普遍喜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