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宗教信仰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蒙古族早先信奉萨满教。崇信喇嘛教(格鲁派),是由成吉思汗十七世孙阿勒坦汗首先引入土默特地区,而后推及全蒙古的。北元时期,阿勒坦汗成为右翼诸部共同的领袖,土默川的经济已具规模,又与明朝实现和好,确立了贡市关系,打通了长城内外的经济交流渠道。而萨满教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于是,阿勒坦汗便提倡信仰适合蒙古社会情况的喇嘛教。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当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的特使阿兴喇嘛来土默特地区一带讲经说佛,阿勒坦汗为首的右翼领主立即诵念“六字真言”,皈依了喇嘛教,并决定派遣使团前往蒙克地方(四藏)迎请锁南嘉错。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阿勒坦汗为了与锁南嘉错会面,派人在蒙、藏、汉交界处修建了恰布齐勒庙(即仰华寺,在青海湖东岸)。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阿勒坦汗摔右翼诸部领主及大批部众西行,在恰布齐勒庙与锁南嘉错晤面,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双方互赠尊号,阿勒坦汗赐锁南嘉错“圣识一切瓦奇尔·达赖喇嘛”的封号;锁南嘉错尊上阿勒坦汗“转千金法轮赞克喇瓦尔弟.彻辰汗”之号。从此,喇嘛教迅速在右翼诸部传播.

阿勒坦汗去世后,应都隆森格汗之邀,三世达赖喇嘛来到土默特部.主持阿勒坦汗“福事”。他大力弘扬佛教,使喇嘛教的影响逾来逾大,蒙古诸部争先皈依了喇嘛教特别是三世达赖圆寂后,阿勒坦汗的曾孙云丹嘉错成为四世达赖喇嘛,加速了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终于使之成为蒙古民族所信仰的宗教。

清朝时期,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更加普及发展,寺庙林立,僧众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今乌兰察布区域共建大小喇嘛寺庙二百多座,喇嘛僧人达2万多人。较有影响的寺庙有:“巴图哈拉哦庙”(百灵庙),“推喇嘛庙”(法安寺),“西拉木伦庙”(大庙)、“沙日楚鲁庙”、“普会寺”(召河)、“阿贵庙”等。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加强了蒙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蒙古哲学、文学、医学、天文历法,以及艺术、手工业的发展。当然,也使蒙古民族勇武强悍的民族素质受到销蚀,人口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多数中青年喇嘛还俗,投身家乡建设,有的娶妻生子。1958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开放了乌兰察布地区的“百灵庙”、“西拉木伦庙”、“酱会寺”等寺庙,允许驻庙喇嘛开展宗教括动。其活动主要有:每年正月十五日,进行“额恒查穆”活动,即喇嘛们用酥油精心雕塑制作各种佛像或人物故事,摆放在主殿门前.供信徒们观赏;正月十六日,举行“毛拉慕”法会,是一种降灾仪式。较夫些的寺庙则由64名身着舞服,头戴面具者跳法舞,朝拜者均向主持喇嘛磕头请命、布施、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岁岁平安;六月十五日(农历),举行“迈达理”经会,众僧抬着佛像和供品,绕外高绕一周,一路诵经;六月十七日(农历),举行“弥勒博格达”法会。进行“跳禅活动”;十月二十五日(农历),举行佛灯玛尼会。这天,各寺庙的所有喇嘛僧侣都汇集到寺庙,所有神位前都焚香点燃佛灯,举行盛大的8盏佛灯玛尼会。蒙古族牧民们带上米面、奶油等布施供品,均到附近的寺庙烧香还愿。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遭到破坏,大部分寺庙被砸毁,很多喇嘛被驱逐。有的被致死,致残。1978年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和贯彻落实,冤假错案得到平反。1987年9月26日,乌兰察布盟首届佛教代表会议在百灵庙召开。讨论通过了《乌盟佛教协会简章》,选举产生了佛教协会领导机构,管理全盟佛教(喇嘛教)事务。1999年,全盟共有喇嘛僧人266名。其中喇嘛上层人士7名(活佛)。

显示全文
乌兰察布冬储肉食 兴安盟丧俗 土默特蒙古族风情 梳头额吉 锡林郭勒的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乌兰察布祭敖包 乌兰察布寿辰礼仪 乌兰察布待客礼仪 兴安盟的勒勒车 兴安盟的针线与刺绣艺术 隆重而热情的蒙古待客礼 有趣的蒙古族名字 昭君墓节庆活动 科尔沁蒙古族婚嫁 呼和浩特满族婚俗 呼和浩特民俗娱乐 栽栓马桩 呼伦贝尔满族婚俗 阿拉善盟的米阔鲁节 阿拉善盟的待客与做客 阴山脚下巴彦淖尔感受传统民俗婚俗 呼伦贝尔满族的风俗 呼伦贝尔盟汉族民间艺术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 阿拉善盟节日 包头节庆活动 兴安好来宝 阿拉善呼麦 热闹非凡的灯游会 蒙古族风俗 乌兰察布放鞭炮的由来 阿拉善地区的器乐 视火为生命的鄂尔多斯蒙古族 鄂尔多斯待客风俗 通辽汉族服饰 忌蹬门槛 内蒙古的重阳节 呼和浩特鄂伦春族的民俗 蒙古人的禁忌 蒙古族的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