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喝擂茶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

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

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每个人面前放上一只小碗,碗中放上一团“脚子”。“脚子”以半调羹为宜。“脚子”调入碗中后,再用煨壶冲下一碗老开水。壶要提得高,水要冲得快,让水在碗里冲成漩窝,使“脚子”在洲转的水中自然冲匀。壶停水住,随着碗里冒出的氤氲热气,飘散出一股股特有的香气。擂茶必须趁热而喝,最好是开水刚刚冲下,热气来不及散开的时候喝上一口这时顿觉心胸开郎,肝脾舒适,肚里留下一股消散不尽的香气。然后再细品慢咽,辣辣的,咸咸的,涩涩的,渐渐尝出其中的滋味。等到一碗擂茶落肚,您已是筋骨舒适,神情悠然了。

擂茶由来已久,据传起于东汉。那时候,朝廷有一位被封为伏波将军的名将马援,晚年奉命进击武陵壶头山,路过乌头村(即桃花源一带)。时值盛夏,想不到瘟疫流行,将士病倒了数百人,马援自己也染上了瘟疫。他只得下令在山边的石洞屯兵,派士兵去寻医问药。这里的一位老婆婆见马援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非常感动,便自愿献出了祖传秘方: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成桨,然后冲上沸水,让士兵每日当茶饮用。染病的服此汤后,病情大减,慢慢就好了;健康的服用此汤后,也避免了瘟疫的传染。

这种传说有的涉及到刘备,有的涉及到诸葛亮、张飞,但更多的却是提到马援。刘备和诸葛亮到没到过乌头村,无可稽考;张飞取武陵虽到过乌头村,但没留下瘟病流行的记载,唯有马援一说可见于历史的记载。这里也有马石(室)、伏波洞、马王庙、马王溪等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山水名称可作佐证。但无论是谁,反正擂茶的来源已久。

擂茶实际上是一种饮料,由于“脚子”是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后来,人们在擂茶中放上芝麻、盐,以增加其色、香、味,渐渐,擂茶便远近闻名了。

擂茶分清水擂茶和糊糊擂茶,清水擂茶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至于糊糊擂茶,即是将米粉放入冷水中化开,用铁锅在文米上熬成糊状,再加入“脚子”,拌匀后稍煮便成。

无论清水擂茶还是糊糊擂茶,其功用一样,它能疏肝理肠,祛瘟避疫。如今在喝擂茶的同时桌子上还要加上好些食品,像油炸黄豆、花生、包壳、粑粑、罐菜、糕点等,这些东西统称为“压桌”。

显示全文
大云山进香 背篓湘西 八宝铜铃舞 木叶传情 新宁乌饭节 岳阳婚俗 湖南人冬至炕熏腊肉 益阳民俗之地花鼓 凤凰蜡染 八月十五“三秋恰半” 邵阳侗族风情 常德民俗玩龙舞狮 湘西各民族禁忌 大庸阳戏 益阳民俗之狮舞 益阳民俗之围鼓 张家界宗教文化 闲话侗家吊脚楼 益阳民俗之益阳弹词 土家赶年 怀化民俗腌制寿鱼 湖南人的衣着 “炎帝陵祭典” 祭祀方式 益阳民俗之猫舞 湘潭民俗之供奉行业祖师 侗族风土人情 岳阳国际龙舟节 凤凰古城传统的节日 益阳民俗 岳阳节庆活动简介 张家界的民风民俗 草鬼婆放蛊 苗侗族斗牛斗马旅游艺术节火爆高安 郴州风土人情 武陵源节庆活动 益阳民俗之龙舞 侗族文化 湖南人吃米粉 侗乡文化一精品――侗戏 湘乡民俗之春节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