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缂丝艺人王玉祥指导王浩然制作缂丝作品 王浩然,江苏南通人,缂丝工艺传承人王玉祥之孙,传统纺织研究者。

离开北京已经几个月了,像大多数传统文化传承人一样,27岁的王浩然也在纠结与矛盾中。

一方面,他们需要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更多人认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艺,将传统的灿烂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但,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你将抛弃也许是更好的那个选择。

这不是一个能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诱惑,让你难以静下心去,满怀敬意地沉入创作中。

于是,王浩然回了南通,为了一片天空,那是数千年的辉煌与坚持,是多少代巨匠们尊严的凝聚,他们曾一生坐在织布机前,听着单调的轧轧声,他们将魂魄与精神也织进了纤纬中,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无论沧桑如何变换,他们留下的作品却依然能感动我们,依然能让我们热泪盈眶。

缂(音刻)丝,太多的人已经忘掉了它的读音,然而,那其中所蕴含的,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工艺精神。难道,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真的要彻底遗忘它吗?真的要彻底抹去这段记忆?一个失去灵魂的现代化,又该如何安放我们的精神家园?

王浩然坚持着,在这份坚持中,有苍凉与悲壮。

缂丝并不神秘

所谓缂丝,是一种传统的蚕丝纺织技术,呈现出雕琢镂刻般的效果,双面皆有立体感。

缂丝并不神秘,它用“通经回纬”技术,即梭子在经线中穿梭,在有图案的地方,不贯通全幅,而是用小梭子挖织,使织物的色与色之间呈现断痕,类似雕刻,也叫“通经断纬”,但说“断纬”不科学,因为纬线并没断,应是“回纬”。

回纬的作用在于:老式织布正面干净,但背面凌乱,而回纬法让正反面都一样。

缂这个技术很早就有,在古希腊,缂毛技术7000年前就已存在,新疆出土过战国时期的缂毛织品,从理论上讲,此时缂丝也应出现了,但丝织品很难保护,所以在考古中尚未发现相关证据。

中国人独有的合花线

在缂丝中,“合花线”技术是中国独有的,什么是合花线?比如织一朵牡丹花瓣,从大红到白之间,要逐步过渡,一般纺织是用过渡色块来逐级褪晕,而合花线技术可以做成渐变。它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绞捻在一起,仿佛绘画中调色,所以明代画家董其昌称缂丝为“以梭代笔”。

为什么只有缂丝才有这种技术?因为古代西方纺织用羊毛,印度用棉花,它们都没蚕丝纤维长,一根丝线是由数毛蚕丝绞捻成的,用合花线技术可以配出各种颜色来。

缂丝在唐代还没有合花线技术,只能织几何图案,多用来做腰带。到北宋,随着院体画派的发展,缂丝开始采用国画来做底稿,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一下从纹样制作跃升为艺术欣赏品。故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将缂丝与刺绣归入书画类,不再当成纺织品。

清晚期宫廷藏品非常差

但到了明清,合花线技术却很少被使用,因皇家对缂丝需求加大,而传统缂丝工艺成本太高,一幅制作认真的30×30厘米幅面的作品,熟练工人要忙一个月,故供不应求,当时许多缂丝作品是用笔墨直接画在织品上,只有特别正式的场合才使用真正的缂丝,比如养心殿、中和殿的殿铭,都用缂丝。

缂丝是艺术品,前人对此颇有共识,比如张大千、于非闇、陈之佛等近代知名画家,他们在临摹古人画作之外,也都曾临摹过缂丝作品。

清末缂丝技术已有滑坡,到民国时则迅速衰落。一是西方时尚文化冲击下,江南富有家庭对缂丝的认可度下降,二是艺人生活艰难,为了糊口,便粗制滥造,清晚期皇宫中收藏的缂丝就很差了,民国时缂丝作品质量更差,经常是一个月的活,一星期不到就干完了。

任何工艺的发展,一定要在社会的繁荣期,艺人无忧无虑,好东西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否则就成了恶性循环,越做越差。

张謇把缂丝带到南通

缂丝技艺能传承下来,张謇功不可没。他当时办女工传习所,朋友告诉他清宫当年的缂丝艺人生活艰难,靠拉洋车过活。张謇说如果是女的,可以在传习所中安排一个职位。可找了两三个,都是男的。

1914年8月,张謇在南通开了贫民工场,请缂丝、竹编、雕漆等艺人来南通带流民学手艺,成品以张謇名义做展销,让当地乡绅购买。这样,缂丝手艺在南通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我爷爷王玉祥当年考入了这个所,掌握了缂丝手艺。合花线手艺在宋缂丝技艺中有,在明缂丝技艺中则少用。

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1992年,缂丝行业迅猛发展,因为当时日本需求量很大,传统和服、和服腰带需用缂丝,那是日本婚服,家家必备。然而,随着日本经济滑坡,一般家庭年轻人结婚多租赁和服,缂丝行业遭遇重创。

艺人把织布机当柴烧

缂丝行业有过10多年好日子,最顶峰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但产业形态一直不健康。

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体系扭曲。在当时,一根缂丝腰带出厂价才300元,但日本的销售价是1万元,2011年,一套缂丝袈裟国内价格10万元左右,在日本是150万元,所以早年的缂丝艺人多成了商人,基本移民去了日本。

销售缂丝比制作利润高太多,作坊赚不到钱,缺乏开拓国内市场的能力,所以,日本商人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国内企业之间只好大打价格战,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日本企业开始鼓励越南生产缂丝,他们人工更便宜,只是目前对一些精妙技法还不掌握,但对中国已形成冲击。

2007年起,国学热、“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以下同)保护等,人们对缂丝的关注更多了,媒体也大力扶持,但杯水车薪,市场反响平平。

2005年是缂丝行业最受伤的一年,工人大规模转行,有的把织机劈了当柴烧。

漂在北京感慨多

2006年,我来到北京,在当今缂丝艺人中,我可能是少有近距离看过唐宋元明清历代作品的人,而且我一直在研究古代纺织行业,这5年,感触颇多。

北京有许多拍卖会,瓷器、鼻烟壶也是传统手工艺,一拍就是几十万,可民国缂丝只能卖1000元,拍卖行根本不要。

为什么?因为活儿太糙。

一是画稿不行,很多艺人连字都不识,来自农村,他们的审美品位不高,比如“金地牡丹”,艺人做了一代又一代,可那么艳俗的东西,怎么可能打动当代人?

二是制作太粗糙,传统缂丝是皇家专享,是奢侈品,怎么能按民间土布的方式去做呢?现在一说创新就胡来,用缂丝做比基尼,还搞展示,缂丝原来是做龙袍的,是做这个的吗?

如果缂丝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那它就失去收藏价值了,就是垃圾货,拍卖公司不认很正常。

要想让人们接受缂丝,就要拿出真正的精品来。所以我决定暂离北京,因为在这里对做出真正的作品没帮助。

传统不能靠口号弘扬

这些年,保护“非遗”的宣传很多,但具体到南通缂丝上,目前还没见到什么实际的帮助,在传统保护上,我认为应避免三个误区。

首先,对传统应有甄别,不能为传统而传统,结果搞出许多假传统。我看过一次牙雕展览,说实话,还不如不雕,不雕至少不浪费材料。现在一说传统,就是模仿《清明上河图》,牙雕、景泰蓝、鼻烟壶、玉雕都在做,这两年又一窝蜂搞《剩山图》。

第二,应该建立品牌,现在到处评大师,可大师死后怎么办?历史上葡萄常、烤肉季不都是按品牌传承的吗?我们亟须一个能更好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个性,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说过,没有个性的民族是很容易被遗忘的,过去都说神秘的东方,现在东方为什么不神秘了?因为个性渐渐消褪了。

第三,传统不应随便创新,香奈儿的包至今都在采用东方的绗缝技术,虽然每年都有新款,但经典款永远不变,现在我们时尚没做好,经典也没保证,自然很难。

总之,缂丝不能靠政府养,不能一年做一个,参加个展览,卖给国家就行了,这是没出路的,应该找到它的市场。80后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只要是好东西,什么时代的人都会喜欢。

显示全文
现代都市版的中秋风俗 满族的鹰崇拜 蒙古族同胞如何过小年 满族家居风俗 万字炕是咋回事 “秋暮夕月”各地中秋节习俗大盘点 壮族男女的情歌会 中国民族服饰 最美的藏族服饰在玉树 由“笊篱姑姑舞”看满族的占卜习俗 门巴族的节日 满族忌食狗肉之谜 虫王节与颁金节 毛杉树节也叫“赶毛杉树” 布依族查白歌节 布依族的春节 “跳花会”布依族男女青年盛大社交活动 婚前要举行“背八字”仪式 布依族婚庆中送亲客的礼数 蒙古族人的除夕 布依族食俗与禁忌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的神话传说与鸦鹊崇拜 八旗子弟与京城八角鼓 满族中元节 满族婚俗 满族的添仓节 满族歌舞 申报省级"非遗"的盛京满汉全席 满族的民族禁忌 在群山间雕塑出美丽的奇迹 元阳哈尼梯田 白马山寨探寻"氐族文明" 寻找远去的民族 "采珍珠"与"珍珠球"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简介 风趣多姿的门巴族婚礼 福清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 · 玩花灯 中秋节习俗及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