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藏族同胞以能歌善舞著称。其中,锅庄舞更是广为人知的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国内外各族人民的喜爱。
锅庄,藏语为“果卓”,其本义为“圆圈舞”。《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人也有称之为“歌庄”。清人李心衡在所著《金川琐记》中称,藏地百姓“俗喜跳锅庄嘉会”,并且描述了其舞蹈形态“男女纷沓,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腾足于空”。
就舞蹈风格来说,锅庄可以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大锅庄属礼仪性舞类,多在寺庙等地跳;小锅庄为娱乐性舞类,不拘场地,随时随地可跳。
就西藏境内地域来分,锅庄可以分为农区锅庄(藏语为“玉卓”) 、牧区锅庄(藏语为“仲卓”) 、寺庙锅庄(藏语为“曲卓”)三种。
羌塘草原上的锅庄舞属于牧区果卓。每逢过年过节,辽阔的藏北草原都要唱歌跳舞。藏北各地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亚吉”节,即俗称的赛马节。在节日活动中,藏族群众白天跑马射箭,表演牦牛舞、热巴舞等;晚上就燃起火把,通宵达旦跳锅庄。
牧区锅庄的典型动作有胸前双统手,脚下踏步跳跃,前顿步按左右翻身,大跨步,跪拜跳等。男女动作一样,但男子动作大、宣泄奔放;女子动作较小,含蓄明快。其中,“绕袖花”是其一大特色。它是指男性起舞时脱开身上的披袍,双手伸开紧拉双袖,边跳边绕袖,风格独特。
舞蹈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藏北羌塘草原由于处于牧区,百姓多以放牧为生,因此其锅庄舞就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手臂动作幅度较大,脚下动作幅度较小等等。
在拉萨城关区北郊,有一个藏北草原风格的歌舞团—西藏羌塘草原曲扎牧民锅庄歌舞团,姑娘小伙子跳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藏北草原锅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