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说的是,清明时节,冰雪融化,草木青青,天气清激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雨足郊原草木柔”等诗句也是对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鸳,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清明节前后的潮湿天气是不可避免的。过于干燥的空气对人体有害,而过于潮湿的空气也让人体由内到外都有不适反应。清明节前后湿气非常重,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阴雨绵绵时或久居雾气之地,都容易有“湿邪”,外湿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内湿则表现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欲下降,胸腹感到很闷,容易发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肠炎发作的情况。
1、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2、阴雨天、湿气大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
3、不要久居潮湿之地,也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4、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5、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