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慈禧,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她是晚清真正的掌权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卖国求荣,生活方面极其的奢侈,就连战败逃命期间还一个月消费几百万两。本期的民族文化,为你解析。
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慈禧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
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
慈禧的罪行
1、生活奢侈
这点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提的那个“每顿饭二百多道菜”的梗,非常符合普通人对奢侈的想象。无论是在普通人吃不饱饭的时代,还是“四菜一汤”被定为国宴标准的1980年代,一顿饭上百道菜都是难以想象的奢侈。钱都是从老百姓那高额税收来的。
另一个奢侈的点是修建颐和园。本来皇室建园子也不是太大的事,但甲午海战的惨败,让国人很容易形成一个推导链条:修颐和园花钱太多,导致没钱买军舰,军舰差导致打不过日本人。
2、残害忠良
这一点影响最广的当属“戊戌六君子”。谭嗣同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六君子的形象特别高大,而杀害他们的慈禧就显得很龌龊。特别是中断了康有为、梁启超主导,光绪皇帝做后盾的戊戌变法,更令慈禧成为罪人。至今在通行的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慈禧在戊戌变法的行为依然持负面态度。
3、卖国求荣
说慈禧卖国,主要证据是她自己说的话,尤以两句最为着名。一句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另一句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两句分别是签订《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时说的,而这两个条约又是割地赔款数额最大,令中国损失最严重的两个。慈禧卖国的说法也由此被很多人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