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四大饮食注意事项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三伏天四大饮食注意事项

1、注意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注意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3、注意“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4、注意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

三伏天养生误区

1、空调持续恒温

夏季气温升高,尤其入伏以后温度继续攀升,很多家庭里的空调几乎没停过,而且有的人为了省事不管外面温度多高都将空调定在一个恒温低温。其实这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都是潜在危险,因为室内外温度反差较大很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然后再诱发的发生或加重。

2、运动后大量饮水

夏季容易出汗,加上运动后人体失水必然较多,肯定会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运动后便立即大量饮水,一是觉得痛快凉快,二是觉得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使体液达到平衡。

3、冷水冲凉最舒服

多数人都认为夏季冷水冲凉可以爽心健体,却忽略了“冷水浴”给人带来的不适。人们外出活动时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此时“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

三伏天食疗方推荐

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红糖。

做法:将三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营养价值:早在古代,《纲目拾遗》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

红糖姜水

材料:红糖100克,姜20克。

做法: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营养价值: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将生发阳气,祛湿排毒,化痰止咳。三伏天喝红糖姜水符合阴阳相合,科学养生的原则。

山药排骨

材料:山药300克、排骨350克,葱花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营养价值: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此时最应该食用补血益气、滋阴养脾的食物。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显示全文
立夏节气吃什么水果蔬菜 立夏时节多吃这些时令蔬果 立夏养生粥推荐 六款立夏养心脾护肾脏粥品 中伏还叫什么 三伏天的中伏又称什么 入伏是从夏至开始吗 三伏的第一天是不是夏至 有关立春的意义 三伏天喝什么茶对养生最好 三伏天养生消暑5大茶饮 关于夏至经典诗句 夏至到了意境唯美的古诗词 惊蛰出生的孩子好吗 惊蛰出生的人运势好吗 立夏节气的简单介绍 立夏的特点与意义 关于小暑的俗语 陕西小暑谚语 惊蛰有什么忌讳 惊蛰乌鸦叫的下一句是什么 夏至为什么吃狗肉和荔枝 夏至吃荔枝有什么用 上海立夏有哪些传统食物 上海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春简短温馨祝福 与夏至有关的诗词精选鉴赏 上海人立春这天要吃什么食物 夏至是初伏的第一天吗 夏至之后是三伏天吗 怎么算入伏的时间 入伏庚日怎么计算 小暑关于荷花的诗词鉴赏 小暑荷花的诗句 夏至时节各地饮食风俗习惯 夏至在前还是立夏在前 立夏和夏至是一天吗 三伏天每一伏必吃的食物 适合小暑吃的10种时令消暑蔬菜 小暑吃什么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