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要注意什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出伏是什么意思 出伏要注意什么

出伏的意思,指的就是出了伏天,伏天结束,秋天快要来临。元代的竹蓑笠翁有诗云:“蚕一二眠催出伏,秧三四叶尚忧风”,是古诗文中对出伏的一道记载。

出伏要注意什么

1、外出防风

随身带超薄外套或围巾披肩,早晚、雨后的天气凉爽,防止受风。

2、睡时防寒

睡觉时候保护腰腹后背,少睡凉席,避免受凉导致身体僵硬,颈椎不适。

3、秋瓜坏肚

西瓜、香瓜等伏天解暑的水果要少吃了,寒凉伤脾胃,容易腹泻。

4、秋补有道

天气渐凉,胃口便也开了,可以吃炖煮的肉类或涮锅子来补秋,不要太过油腻,令消化不良。素食者可多吃五谷种子和根块的土豆、南瓜一类。

三伏天易患疾病

1.缺水肾

三伏天酷暑高温,人体易出汗,若补充水分不及时,大量水分就会通过皮肤蒸发,使得排尿减少,出现尿液浓缩的问题,一些难溶解的物质易在膀胱中沉淀结晶,形成肾结石即“缺水肾”,男性更为常见。因此,不管在空调屋还是室外,都要注意勤喝水、多喝水,专家推荐的每天饮水至少要达到1200毫升,不要等到渴了再去喝,随时补充更有利健康。另外,尽量用白开水、菊花茶、绿豆汤等饮品来替代饮料,尤其在运动后,可以通过喝糖盐水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2.啤酒病

大排档是夏季夜晚的一道风景线,而冰镇啤酒则是每个饭桌上少不了的“抢手货”,但是边喝边聊,很容易喝过量。啤酒中的乙醇不仅会伤肝、肾,还会对心脏造成影响,我们称之为“啤酒病”。加上啤酒属酿造类饮品,嘌呤较高,长期饮用还易诱发痛风。但啤酒并非一无是处,它因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热量,被形象地称为“液体面包”。专家建议,成人每次饮用量最好不超过300毫升,一天不超过500毫升,温度在12℃——15℃为宜。喝啤酒前可适当吃些主食和蔬菜填充胃容量,因为这些东西热量不高,又含有碳水化合物,可以加强代谢,不易醉酒,还能对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冰箱胃

夏季天气燥热,不少人习惯在冰箱中“囤食”,但很多家庭的冰箱都没有定期清理,熟食、蔬菜、水果等交叉摆放,很可能使冰箱内的某些细菌超标。尤其是大肠杆菌易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从冰箱取出食物后就马上吃,细菌容易入侵肠胃,出现胃不舒服甚至胃疼、腹泻、呕吐等症状,吃出个“冰箱胃”。因此,冰箱中的食物,拿出来最好放到常温后再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冷藏时应用不同的容器分装,避免细菌滋生。如果出现因食用冷藏食物“生病”的情况,可以喝些温热的大米汤、苹果水和胡萝卜水进行控制;如症状无法缓解,则要紧急就医。

4.冰棒脸

冰棒等冰饮制品是夏季最受追捧的“明星食品”,但它们极易刺激人体的肠胃道,导致各种消化酶减少,尤其是孩子和肠胃比较脆弱的人群,多吃冰棒会使胃肠道的蠕动发生紊乱,出现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造成脸色发黄、暗晦,称之为“冰棒脸”。喜爱吃冷饮的人们可以尝试自制,健康又美味。如将香蕉去皮后,用竹签串成串儿,放入冰箱短时间冷冻后就变成了天然香甜的“香蕉棒”;或是将牛奶放入冰箱冷冻,待冻成块儿后拿出来敲碎,加入水果块和坚果就是自制的营养美味沙冰。

显示全文
三伏天饮食有哪些禁忌 三伏天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小暑吃羊肉好吗 小暑吃羊肉喝羊汤5大注意事项 小满当天有什么风俗特色 湿气重的人多吃这五种食物 惊蛰风俗活动有哪些 惊蛰当天要需要做的几件事 末伏注意什么 三伏天泡脚应该注意什么 三伏天怎样泡脚比较好 关于大暑的古诗四句话 大暑诗句简单四句鉴赏 芒种寓意代表什么意思 末伏饮食注意什么 末伏养生的饮食原则 芒种的风俗食物 春分为什么立鸡蛋 立夏吃蛋斗蛋的来历 立夏碰蛋的寓意 立春节气7大民间习俗活动 民间立春的习俗 2022夏至是哪一天的什么时候 2022年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几秒 北方头伏吃饺子有什么说法 头伏为什么吃饺子 三伏天晒太阳有什么好处 立夏为什么吃面条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伏生活起居调理事项 适合惊蛰时节吃的养生蔬菜 惊蛰吃什么蔬菜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么意思 立夏最近的节气 立春节气风俗及饮食介绍 夏至是代表夏天来了吗 一般惊蛰吃哪种梨 惊蛰吃什么梨好 2022年初伏中伏末伏是哪天 春分代表春天过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