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一个成语,意为隐藏才能,不外露。典故中,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盛世危言》。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了“自顾年老长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意为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
2、有所作为: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形容人不能庸庸碌碌虚度一生,要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出自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中“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