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佤族凡新建一个村寨,就要先找水源定寨址,再拉木鼓盖木鼓房。佤族认为木鼓是天神莫伟的床,木鼓房是莫伟的家,只有拉了木鼓,请莫伟天神进寨保佑、才能建房立寨,拉木鼓的日子一般在佤历一月,即公历10月进行。是时,先由寨子派出有经验的老人3—5人进山选择树木,将选定的树木每棵劈一点树皮回来,由魔巴杀鸡卜卦,哪棵的卦好就确定为做木鼓的树,而后由魔巴率领青壮年男子进山将树砍倒,断出一截做木鼓用。全寨男女老少盛装艳服将木头拉回,凿成木鼓,安放于鼓房内。拉木鼓的场面极为热闹壮观,人们以能摸一下拉木鼓的绳索为最大的荣耀。木头拉到寨外要举行隆重的剽牛祭神仪式才能将木头拉进寨内。木鼓有公母之分,公木鼓用红毛树,母木鼓用麻公树。鼓长1.5-2米,鼓身直径70—100厘米,一般是扁形和方形。洞深40-50厘米,洞口宽4-5厘米,长1.2-1.4米。洞呈瓜瓢形。背端多有牛头形浮雕。由于所用本质不同,公木鼓发音高亢清亮,母木鼓沉浑悠扬,响声遥远。过去,只有逢村寨大事或械斗或集会议事,或祭祀鬼神,或告急友邻才能敲响木鼓,平时是不能随便敲的。由于佤族历史上有猎人头祭祀木鼓的习俗,村寨部落间经常发生血族复仇的械斗。随着猎头陋习的革除,木鼓已从原始祟拜的氛围中摆脱出来,成了人们喜爱的敲击乐器,佤族编创了自娱自乐的木鼓舞。今天,佤族木鼓舞已作为民族文化展现在舞台屏幕上。
“剽牛”是侗族杀牛取肉的一种传统习惯方法。佤族杀牛不用刀子捅,也不用斧头敲,而是用标子剽。即将要宰杀的牛拴在木制的牛角叉上,剽手高举梭剽从前腿左肋间猛然刺入,直插心脏。牛倒地即死。过去,剽牛往往和众多祭祀活动连在一起。佤族的主要财富就是牛,剽牛献祭表示对神的虔诚。故每逢有祭祀活动,佤族都踊跃争当祭主,以求得神的保佑。如今,频繁的祭祀活动已经减少,只在节日喜庆或家中有客时剽杀一两头牛过节宴客。
“砍牛尾巴”是佤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之一,过去,佤族有猎人头祭祀木鼓的习俗。“砍牛尾巴”就是人们把旧人头从木鼓房移到专门栽置人头桩的“鬼林”陈放时,举行娱乐人头鬼的活动,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初春时节。活动开始,先由魔巴巫师和主祭人选一头“心好”的黄牛拴在主祭人家房前的牛尾巴桩上。所谓“心好”是依据牛毛花纹和颜色而定,一般以毛色纯正,健壮温顺者为“心好”。魔巴蹲在牛旁念念有辞祷告并不断往牛肩上洒水。然后,魔巴和主祭者牵牛从主祭者的房屋转两圈,将牛牵回拴在木桩上。魔巴抽出长刀,猛然将牛尾巴砍断,扔过主祭者的房脊。这时,早就同立一旁手持钢刀的汉子蜂拥而上,呐喊着抢剐牛肉。几分钟功夫,一条牛便被剐尽,只剩下牛头和一副空骨架了。传说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工具非常简单,猎捕一头野兽主要靠人的勇敢。佤族首领安木拐为了培养佤族勇敢精神而比赛此法,久而久之便成了“砍牛尾巴”习俗。如今,随着“猪头祭祀”习俗的革除,砍牛尾巴习俗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