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消灾跳马灯
马灯,据说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当时地方发生瘟疫,无良药可治,百姓为驱邪避灾、送走瘟神,便扎起纸人纸马,扮成各种神灵、嘴里念念有词,跳出各种障法,以祈福消灾。
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每到春节期间,大村和集镇上的马灯队就出发了,行走邻乡近村,给一年一度的佳节带来了喜庆的气氛。溧阳马灯表演据传出自昭君出塞故事,参与的角色主要有报马、凤阳婆、崇王卒、公马、女马等等,道具有牌灯、马灯、马叉、火阵星、大刀等等。青海方式有“朝门头”“跳团场”两种。“朝门头”就是马灯队由报马带头、逐户朝拜,吸引观众去场园上观赏“跳团场”。跳团场在广场上表演,先有荡火阵星演员开场,再由抛马叉表演、舞大刀表演,接下来马阵出动,先跳单马,再跳双马,凤阳婆上场时,崇王子插科打诨,逗人发笑:“停了锣鼓歇了马,明代崇王老娘家,讲他几句发笑话……”
最后,是马灯表演的重头戏――穿阵,随着召军急促的长奏,大锣大鼓敲出震撼人心的套曲,在节奏极强的铿锵声里,马灯队伍在会旗的率领下全部登场,头尾相接饶场一圈,再在令旗的指挥下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剪刀阵、梅花阵、龙门阵、荷花阵等十余套阵穿梭上演,五十多名演员在跑动中变换阵势,衔接自如,配合默契,时而游龙翻舞,时而群马奔跃,在锣鼓喧天中满场灯火,此场喝彩,演出达到高潮。
马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了人们善良的愿望,同时也给文娱生活枯燥乏味的乡村,带来了欢乐的喜悦。
“蒋塘马灯蒿里幡”。地处殷桥的蒋塘村,跳马灯可说是远近闻名,只因里面有段故事。
据传,北宋微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与金兀术的金兵大战于溧阳。在一次混战中,赵构被金兵捉住,金兀术大喜,把他关进木囚笼中,准备将康王送到北国向老郎王邀功请赏。谁知那天夜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赵构趁看守的士兵打瞌睡时,从木笼中逃跑了出来。此时有一匹马跑到他身边,头仰天,蹄刨地,尾摆舞,他急忙骑上马背,连拍三下“马呀!快快跑吧!不管天黑路远,只要救我出险,一定为你修庙纪念!”说也奇怪,这马竟一口气长跑几十里,冲出敌人重围,来到了石屋山下的蒋塘村。康王得救了,他回到军中,重振旗鼓,率军大败金兵,收复了失地。
后来,康王赵构在临安做了南宗的皇帝,他不忘神马的救驾之恩,君无戏言,就在蒋塘村修建了一座庙宇,兑现了他的诺言。
庙修好了,但救驾的那匹马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为了祭祀神马,只好请来几位能工巧匠,用竹子编了12匹竹马,在马身上披上红、黄、黑、白等各种颜色的外衣,组成了12色的竹马队。这竹马编得活灵活观,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让人站在竹以中间双手扶着跑跳,简直和真马一样,村人见了个个欢喜。自此数百年来,蒋塘村就将竹马当作神马来供奉。
蒋塘的竹马,过去每逢农历闺年的正月十八就要“出会”,到邻近的四十八村去“消灾祈福”。竹马每到一村,马铃叮铛,锣鼓擂响,马跃人欢,马舞灯亮。一种节日的喜庆,点亮了劳景一年的乡亲心头的希望之火。
在蒋塘庙的马会结束前,还要举行一项活动,就是让12匹竹马抢登石屋山。这里面还有说法,譬如黑马先登山,当年有灾难;白马先登山,年内发洪水;其它马先登上山,就预示来年丰收、国泰民安。
溧阳的跳马灯是灯与舞的有机结合。想象一下,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在村民的喝彩中,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让人心动,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