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七夕节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闽南七夕节的风俗 闽南七夕节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

闽南七夕风俗:七月初七敬拜“七娘妈”

闽南地区在七夕的时候,除了保留着与其他地区相同的乞巧等习俗外,还有其独特的、带着浓厚闽台民间色彩的民俗。

在闽南地区农村中,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这“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之为“七娘妈”,因而民间把这一天称做“七娘妈生”。这也许是七夕民间流传在宗教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的衍化。

自古以来,在闽南地区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

根据《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用五色丝线搓成)。

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这一民俗相沿成习,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城市家庭现已摒弃,但在农村中仍可见其遗存。

按照传统习俗,闽南地区七夕敬奉“七娘妈”,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在七夕这一天,家庭主妇们往往早早起来,煮粿仔,搓糖粿(在汤圆上戳一个小洞,将要出生的孩子便会有小酒窝,另有说法是这个小洞是用来装牛郎和织女离别时的眼泪);有的还炒一些花生仁,然后碾成碎末,拌上白糖,待糖粿煮熟后,洒在上面,使糖粿吃起来更香、更Q。

当然,不能忘记还要备办一桌供品,泉州供祀“七娘妈”的供品,一般有糖粿、瓜果、“浥饭”、三牲、酒醴等,待中午时分,好祭拜“七娘妈”。祭拜的供桌一般摆在主人的卧室门口,因为还要连里面的“床母”一起祭拜。

闽南七夕风俗:吃糖粿

做法

1.材料很简单,只要适量的糯米,白糖,花生,黑芝麻。

2.糯米粉倒入一盆内,加适量的开水,用筷子搅拌均匀。

3.待不那么烫了,用手和成糯米团。

4.抓一块糯米团搓成长条,掰一小块揉成圆子,用食指在小圆子的中间按一下,成一个小洞。

5.取一煮锅烧开水,然后把糖裸胚子倒入,只要一会儿就烧开了,见糖裸胚子浮起来了,用漏勺捞起。

6.少许花生用干锅小火炒,见颜色变黄就熟了。

7.盛入一装有白糖的大碗中,用力晃动几个,让糖裸入味就可。

8.这是做好的花生碎,加入黑芝麻拌和。

9.吃时沾一下花生碎加黑芝麻。

闽南七夕的传说

关于七夕的传说,闽南还有其精彩的说法。按照闽南地区的传说,当年天帝盛怒于七仙女与董永成婚,以银河为界,将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后允其每隔七天相会一次,并命喜鹊把天帝这一命令传达给他俩,没想到喜鹊不知是急了呢,还是嘴钝舌笨,竟把七天一相会误报为每年七月七日一相会,至今,闽南地区还保留着“客鸟(喜鹊)报错喜”的俗谚。

不过,虽然喜鹊报错喜,让消息误传了,但传出去的是天帝的命令,就必须将错就错,不能再改,于是天帝罚喜鹊每年“七夕”为牛郎织女搭桥,帮助他们相见。

据说,七月初七这一天,人间见不到喜鹊的影子,就是因为它们都搭桥去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秃顶,那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因而在祭祀完“七娘妈”之后,人们会包一包糯米扔到屋顶上,以犒劳喜鹊们为牛郎织女搭桥之辛苦。

显示全文
腊八蒜的腌制方法简单易懂 七夕节来历和传说故事 与七夕节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鬼节一般是几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传说 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为啥要过妇女节 我们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还是腊月二十四是小年 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哪天是小年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节11件不能做的事 鬼节可以穿红色衣服吗 鬼节忌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中秋古诗大全经典唯美 腊八节除了腊八粥还有什么吃的 中秋节银行会安排假期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中元节八大禁忌千万别碰 闽南七夕节的风俗 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 中秋节的古诗四句经典大全 中秋古诗四句 七夕情人节的来历和传说 关于七夕情人节的故事 大学女生节活动方案 女生节班级活动 中元节出生的孩子命运 中元节出生的孩子有什么说法吗 鬼节出生的男孩克妻吗 乞巧节的经典诗句 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腊八节的由来故事100字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是情人节吗 520网络情人节是那年开始的 大年三十禁忌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年三十有哪些禁忌规矩 江西端午节高速出行攻略 北方人年夜饭必吃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