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一般什么时候包粽子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端午节一般什么时候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一天包粽子吗

一般在端午节前一天包粽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粽子的前身角黍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用茭白叶把黍米包成牛角状,叫“角黍”,用竹筒装上米密封烤熟,叫“筒粽”。

到了晋代时期,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那时候,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有中药益智仁,叫做“益智粽”。以后,逐渐加入红枣,赤豆,板栗,肉类等,种类开始丰富起来。

南北朝时期,粽子成为人们交往走亲戚的礼品。 唐朝时期,粽子传入日本。以后逐渐传入朝鲜,东南亚地区,现在这些地区也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端午节这天,我国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糯米、粽叶、彩绳等包粽子,满怀期待的浸泡糯米,清新粽叶,准备馅料。从各地粽子的馅料来看,北方多数是包枣粽子。南方则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

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历史典故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端午节送粽子看闺女

端午这天,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如山东莱芜、安丘及河南南阳等地,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带着粽子去看已出嫁的闺女,被称“送端午儿”、“瞧端午儿”。

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是夏粮收成的时节,此时看闺女主要是看闺女家的夏粮收成如何,就如同在中秋期间去看闺女家的秋粮收成一样。因为娘家人担心闺女在夫家受苦,所以看闺女也就是看他们的生活情况怎样。另一种说法,是说这时麦子开始成熟,看闺女是让女婿来帮忙收麦子。在莱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早年间女儿出嫁后不能随便回娘家,父母很少了解女儿的情况,所以除了年后走亲戚外,只能等到端午节去看看闺女了。因为过去在农村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已出嫁的女儿,除在年节和遇到某些特殊情况外,一年之中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这样闺女想娘,娘也想闺女,很是痛苦。而另条规定是,端午节前是看闺女的日子,如果娘家不去看闺女,说明家底贫穷,会被人看不起,让人笑话。因此,娘和闺女早就盼望这一天了。每到这时,娘家就包好粽子、蒸好馍并买上时令瓜果,去看闺女,一则为闺女长脸,二来也可解双方的想念之苦。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娘家人再也不用担心嫁出去的闺女吃不好饭了。但由于走亲访友既能联络亲情,又能互相交流各家的情况,因此端午看闺女还是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延续了下来。

而看闺女的日子,则不一定局限在端午这一天。在山东安丘,人们是在五月初二、三的时候去看闺女,而新出嫁的女儿,娘家人第一次去看则往往在节前十多天。

显示全文
端午节的前一天包粽子吗 腊八节的风俗是什么 七夕节的介绍字少一点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各地过除夕的习俗 白色情人节表白可以拒绝吗 白色情人节表白为什么不能拒绝 中秋国庆加班3倍哪几天 端午节三亚旅游住宿及路线推荐 端午3天假期最佳去处 到了鬼节为什么不能出门 鬼节出门会怎么样 南方小年是农历几月几日 腊月二十三出生什么命 腊月二十三出生好不好 鬼节是怎么由来的 端午节的古诗词大全 腊八粥怎么来的 七夕节是现代的中国情人节吗 七夕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吃的食物有哪些 七夕吃什么传统东西 九九重阳节贺卡内容怎么写 中元节是怎么过的 九九重阳节放假么 九九重阳节是法定假日吗 今日中元节是干什么的 描写重阳节思念家人的诗词 重阳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中元节有哪些风俗和禁忌 七夕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七夕节出生的孩子好不好 鬼节晚上几点有鬼 中元节带小孩子出门要注意什么 中元节小孩子注意点啥 七夕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七夕由来的典故 情人节适合过二人世界的地方推荐 情人节去哪里玩比较好 中元节冥包的正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