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由来与传说 清明怎么来的
要说清明节,得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今已失传的节日一一寒食节说起。寒食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又称“冷节”、“禁烟节”。
介子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十九年,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收拾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魄莫及,亲自带人去寻找介子推。
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林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而且从树洞里找出一封血书。介子推在血书中表示,自己割肉奉君已尽为臣之道,主公就不必再找他了。如果主公能够时时自省,为政清明,那他在九泉之下也就能欣慰地眼目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死谏,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号令全国禁止用火。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老柳树又长出了新芽,便赐名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什么意思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此时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洁净,故名“清明”。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踏青节,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农事纪庆节日。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惟一俗演为节日的节气。
故我国的清明节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制定的。由于它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依照它安排农事活动:《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帮谓之清明。”清明一到,大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冻地开始融化,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
清明节古诗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寒冷萧瑟的冬天过去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命的感悟和美的享受。因此,清明历来是郊游、踏青的季节。同时,清明节也是祭祀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季节。古往今来,有许多清明诗一方面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祖先及亲人的赞颂和思念。
宋之问(约656112),一名少连,字延清,唐代诗人,曾作《途中寒食》一首: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诗作借寒食节之景,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伤感,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清明政治及“明君”的怀想。
韩翊(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他的《寒食》诗则别有意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一作《寒食即事》。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后二句写出寒食节时宫廷生活里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这首诗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含蓄自然,富有情韵。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唐代诗人。他的诗多登临纪行之作,写抑郁怨愤之思,不事雕琢,清新可喜。
《阊门即事》一首生动描摹了清明时节“春草青青万顷田”的欣欣向荣景象和寒食禁火的人文习俗: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阊门是苏州的一个城门。作者在诗中描绘了当时农民被大量招募去当兵,使得苏州许多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甚至清明节烧火做饭的炊烟都没有几处,这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某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