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分析:传统译注认为 “文”是谥号,一是对谥号的误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
“谓”是“为”之误,“是以为之”的句式,在《为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为孝乎?”。
所以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的回答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