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为何不能从大事件中崛起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中国文学为何不能从大事件中崛起?

《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近日出炉。 报告 的主编、文学评论家白烨不无肉麻地说,2008年中国的文学创作,可以用收获平实、样态丰盈来概括。同是文学评论家的彭学明要老实一点,他说,2008年的中国长篇小说,多是老弱病残。彭学明的这句话也可概括整个2008年的中国文学。

2008年,中国发生了诸多惨痛或隆重的大事件:汶川5 12大地震、北京08奥运 此外,还有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但大事件并未孕育大作品。回顾2008年,反倒是一些另类的 伟大作品 给人印象深刻,如王兆山的 纵做鬼,也幸福 ,以及余秋雨的 含泪劝告灾民 。

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学不能从大事件中崛起的表征,可一字概之曰:隔。文学家就像甲型H1N1流感患者,被隔离在病房,无法观察屋外的世界,并与之共鸣、共振。

然而,中国传统文学里,实际上一直有紧贴时代,从近事中取材的传统,由此获得充沛的生命力。从诗经、楚辞到庾赋、杜诗、韩文、关剧、明清小说,莫不如是。抵至民国,自梁启超掀起政论高潮后,杂文时评盛极一时,报人张季鸾,杂文家鲁迅,就是个中翘楚。而其时紧贴时代的文学同样强大,老舍的《四世同堂》,李

(责任编辑:admin)

显示全文
“画布上的深圳”今日香港展出 男子表演行为艺术当街扮裸尸 看看“韦小宝”,再看看金庸 民众珍视文物才安全 小美人鱼旅行 艾未未影像守望 北京举办首届端午文化节 相声界咋不出个小沈阳 谁来为北京天坛“减负” 隋唐“铜镜王”112万元人民币成交 孤品龙山玉美人鱼惊现 百名专家将鉴宝 深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文化工程激起全国反响 深圳图书馆厂区分馆昨日开进创维工业区 深圳文化创意企业满载而归 深圳设计师获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六枚金奖 深图馆庆推广便捷服务 深圳市杂文学会成立 深圳嘻哈文化进军德国市场 圆明园玉玺印章在巴黎被拍卖 萧树胜解构音符创作 香港民间习俗斩鸡头 牙医判罚款 学童最爱写“神七” 免费投寄日 香港旅游的“禁忌” 汕头商会东涌送暖贺中秋 港中乐团回赠300元现金券 湾仔书展推十元励志书 香港中秋舞火龙 情侣向财务公司借钱办婚宴 港全面抽验内地鸡蛋和肉类 翰海先退120万元 吴冠中假画案开庭 立法会大楼办开放日 九龙的地名由来 香港的盛事与节庆 南海海联会中秋联欢叙乡情 香港特有的民俗风情 港消委测试多款鱼油含杀虫剂